在從朱集伏擊戰結束後,為了犒賞全軍,李志堅安排人在周圍四處購買豬、羊等,雖然由於四處都是災區並沒能買到足夠的肉食,但是他還是想盡辦法給全軍都改善了一次伙食,這樣一是慶祝勝利,提升士氣,也能趁機補充戰士的體能。
同時將此次率領部隊在朱集東伏擊的侯棟才晉升為新七師二旅二團團長。這一晉升讓其餘的支隊長都是羨慕不已,內心中求戰的慾望更強。
李志堅吸取了其他國軍中將下級部隊捆綁太緊的弊端,在保證軍部周圍有幾個基幹團以外,讓軍裡所有的支隊都放開手腳,自己去發展。
不過李志堅還是做了兩手準備,首先必須保證在戰時固始一線有兵力駐守,雖然他預判在徐州周圍的日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但是這個不能冒險,於是讓馬鳳崗率領新七師兩個成建制的團,先行向西透過國統區繞道到固始一線駐防,構築陣地。
同時考慮到炮兵團在黃泛區中行軍還是太過吃力,作用也不大,就讓炮兵團也先隨著馬鳳崗到達固始。
由於李志堅放開了束縛,在十三支隊擴編為團的刺激下,暫一軍的各個支隊開始自發向四處偵探,看哪裡有戰機,就向哪裡出擊。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在朱集一戰中吃了大虧,但是對於暫一軍,小島吉藏知道以自己的實力根本不夠,所以向徐州方向申請戰術援助,不過得到的回覆是讓他們暫時忍耐,保持守勢,日軍在徐州周圍的幾個師團現在都還沒有補充和休整結束。
在收到了徐州的指令之後,騎兵第四旅團在面對暫一軍時大多都選擇了避讓。暫一軍在向南進攻鹿邑縣時,鹿邑也是由騎兵第四旅團佔據,在暫一軍的部隊還沒有到達鹿邑時,原本在這裡駐守的騎兵第四旅團一部在一番燒殺搶掠後,也撤出了鹿邑縣,暫一軍又不戰而收復一縣。
對於這些日軍的舉動,令李志堅又是無奈,又有點佩服,日本這個民族的忍耐心的確強。
他知道這些日軍多年受武士道精神洗腦,不乏一戰的勇氣。並且如果日軍出兵支援一部分兵力,那麼暫一軍就會非常不好受,但是對面的日軍,在時機沒有到的時候就一直在忍耐,不管你怎麼去挑釁他。而他一旦決定出手,那麼目的性就會非常強,攻擊的力度也會很猛烈。日軍這方面的確是和狼有的一比。
不過騎兵第四旅團的退讓,也給李志堅提供了一些便利,暫一軍一方面可以順利向南行軍,另一方面也可以安心的招收新兵、進行訓練。
因為商丘也屬於黃泛區,災民眾多,不少青壯都想入伍來求一口飯吃,暫一軍經過篩選,又招了幾千符合條件的青壯。加上從菏澤入伍的新兵,總計達到了一萬人,李志堅又成立了三個新兵團。
對於李志堅的繼續招兵行為,傅存懷錶達了不同的意見,還專門找了一次李志堅,他認為部隊現在還在黃泛區中,在後勤補給已經處於困難的情況下,還招收這麼多新兵,給後勤增加的壓力太大。
李志堅知道傅存懷說的有道理,這些新兵的加入已經給暫一軍產生很大的後勤負擔,部隊不得不每天到周圍大量的採買物資,但是本地本就遭災,根本買不到足夠的吃的,只能是暫時壓縮了部隊其他人員的口糧。
不過他認為困難只是暫時的,剛招的這些兵都是好兵苗子,錯過了這個時候,以後想招還未必招的到,他們不要,之後還會被別的勢力撿了去,況且之後暫一軍肯定要面臨大戰,人員多了怎麼來說實力也更強一些,至於後勤的困難他已經想了辦法來解決。
看見李志堅這種態度,傅存懷也只能無奈接受。對於多了的這幾千張嘴,李志堅也的確早有安排,他已經提前多批派人向西到豫中、豫西等地購買糧食,並且安排他們同步再買一些驢車、騾馬車拉運,這些驢、騾等大牲口,可以補充暫一軍在黃泛區中的運輸力量。與此同時,還讓在運城的山西實業公司的人員儘量向這裡大量運送糧食。
只是這些都需要些時間,需要暫時讓官兵們委屈一點。他將軍裡的應對安排都向所有人進行了告知,他相信他一手帶出來的軍官隊伍,可以給戰士們做好這方面的思想安撫工作。
看見日軍都是主動避讓,最鬱悶的是十幾個支隊的隊長,在朱集之後再沒有像樣的仗可打,於是經過協商,這些支隊長一起向李志堅請戰去攻打亳州。
亳州距離日軍主力更近,這裡駐防的日軍屬於十三師團,這背後涉及的意義與在商丘地區有所不同,所以這些軍官們不敢貿然行事,先向李志堅請戰。
對於李志堅而言,他也想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