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周邊,除了李志堅在年初率軍在井陘和日軍打了一場後,之後兩方再沒有發生大的交手,甚至連小動作也很少。
日軍二十六師團就單守著大同,連在別的佔領區常有的掃蕩行為都很少。
騎一軍和在晉北遊擊的四個旅,都在防區周圍修建了不少的堡壘,日軍小部隊出來根本沒用,人數多了就成了大戰。光靠一個師團和一個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還要防備北面傅作義的三個軍,向哪面派出兵力多了,另一面都不穩,所以索性就在大同城裡面窩著,不出來了。
現在山西的局面,被閻錫山形象的稱為“不議而和”。
除非有重大的力量變化,那麼山西的局勢暫時就這樣平穩了下來,雖然雙方都磨刀霍霍,緊盯著對方,但是都怕自己受傷厲害,於是只能各自安好,悶聲發展。
閻錫山並沒有因為暫時沒有大戰就懈怠,而是對部隊建設更加的重視。
他吸取了第三次太原會戰時太原被圍時沒有主力部隊在太原城內的教訓,於是開始擴充保衛太原的力量,將警衛旅擴充為警衛一師,又新建警衛二師,將之前駐訓太原的八個獨立團全部編入兩個警衛師中。
警衛二師負責城外防線的日常守衛,警衛一師負責城內的防守。
省內的三十個預備役團在第三次太原會戰前進行了武裝,這次閻錫山也開始由省政府給這些預備役部隊發放半餉,各地政府負責半餉,使其全部轉為職業軍隊。
現在山西的人力和財力的挖掘已經都到了極限,閻錫山不準備繼續攫取民力,待移民自衛隊整編之後,暫時就停止晉綏軍的擴張。
對於43軍和教導師而言,當下主要任務還是協助移民開墾荒地。
不過中間李志堅也在43軍內搞了一點小動作,那就是擴大特戰隊的規模。
經過幾年作戰,特戰隊原本有五百多人,已經縮減到了不到四百,很多年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入。現在的特戰隊的主官王偉已經是旅級軍官,手下的幾百人也都至少是副營級少校。
而現在山西的正面作戰暫時停止,李志堅準備在敵後特種作戰上做一些文章,但是現在特戰隊的規模偏小,已經不足以支撐他的目標,他準備這次給特戰隊補充四百多人,將部隊擴充一倍,總人數達到八百多人。
並且為了推動人們對進入特戰隊的熱情,首先李志堅將特戰隊一些老人調出,到各個部隊中擔任主管訓練的副旅長,副團長,讓全軍看到在特戰隊的前途。
43軍隨後開始在全軍進行大比武,選拔特戰隊員。所有人都可以報名,報名後參加初選、複選、淘汰賽,經過一個月的選拔,最後留下的人進入特戰隊。同時在選拔公告中寫明,選入特戰隊的人,軍銜立即上提一級。
43軍內所有人都知道李志堅對特戰隊的重視和鍾愛,他的這兩個舉動,徹底將人們想要進入特戰隊的熱情點燃。
全軍的旅以下人員都憋著一股勁想進入特戰隊,由這次挑選推動的43軍全軍的訓練勁頭也都空前高漲,並且訓練更多的是以自發為主,在挑選結束後,訓練的熱情才稍有減退。
不過針對特戰隊的訓練才剛剛開始,由李志堅組織軍裡的骨幹力量編寫訓練大綱,軍裡的軍械、物資優先供應特戰隊。
特戰隊員的射擊量,一般都超過了普通戰士的射擊彈藥量的五倍多,有的竟然到能達到十倍之多。
李志堅將手中中所剩不多的德國mG34機槍和配備瞄準鏡的狙擊槍全部裝備給了特戰隊,並想辦法在美國市場上又購買到一些,準備也全部裝備到特戰隊。
在九月,部隊停止幫助移民進行開墾荒地的大生產後,李志堅組織特戰隊和全軍所有的作戰團實行對抗演習,雖然各個團經過的戰鬥都不少,都有一定的戰鬥力。
但是卻沒有一個團可以經得起特戰隊的襲擾、斬首,炮兵還沒有發動就被莫名的抹掉,指揮官基本不能露頭,一露頭即被消滅,關鍵還找不到敵人。
在輪了六個團以後,李志堅就叫停了,這樣的效果已經到達,經驗也已經足夠總結,全軍各團都可以共享。當初選擇的時候,就是各旅旅長從自己旅中挑出戰鬥力最強的那個團來進行對抗演練。
受到教育的各團自然會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尋找反制辦法,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戰鬥力;至於其他團也不可能無動於衷。
不過這種對抗演練,對於特戰隊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在演練中,有幾個團也表現出很強的戰鬥力,團長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指揮能力。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