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他瞥了馮淮一眼,“除非是府城的知府大人過來,否則除了我,就只有知州大人能看了。”
&esp;&esp;馮淮滿不在意地笑了下:“不愧是知州任命的人,小兄弟確實不錯。”
&esp;&esp;聽著他的話像是認識知州似的,士兵也不敢真的甩臉色,只道:“你們快進去吧,進了城沿主道走,到了岔路轉右邊,再走到底就是港口,那兒的船大概一個時辰後出發。”
&esp;&esp;“行,謝謝小兄弟了。”馮淮拱手道謝,旁邊的梁峰一扯韁繩,兩匹馬邁開蹄子向城內走去。
&esp;&esp;馬車裡的人全程都沒有露面,士兵也沒有去檢查,他知道無論是官家少爺還是普通的書生都要面子,反正入城費給足了就行,他們這種守城門的,最好不要主動和人起衝突。
&esp;&esp;所以到了午時換崗,他被知州大人叫過去的時候,還有些摸不著頭腦。
&esp;&esp;“帶著小孩的?那還挺多,周圍村縣的人帶著孩子來城裡做買賣的不少。”
&esp;&esp;“長得特別好看的哥兒?”士兵絞盡腦汁也不知這個特別好看有多好看,只能老實道:“也沒有,屬下今天見到最好看的人,就是金琅樓裡的長鶯姑娘,聽說她昨天晚上和客人遊船出了城,後來在另一處上了岸,快午時才坐轎子回來。”
&esp;&esp;知州臉色不太好地哼了一聲,顯然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站在他身邊的男人忽然開口:“加上小孩一共五個人,前往中州的,有嗎?”
&esp;&esp;知州連忙道:“對!臉和哥兒痣可以遮,小孩也可以藏起來裡,那就按人數和目的地查。”
&esp;&esp;士兵連忙拿出登記本翻閱:“容屬下查一查。”
&esp;&esp;“五個人,去中州的沒有,倒是有好幾撥五人一起的,不過他們是去其他地方。去中州的……我看看,最少的也是一隊二十人的商隊。”
&esp;&esp;男人看了知州一眼:“本子上登記的屬實?”
&esp;&esp;“屬實!絕對屬實!”知州忙不迭道,“都是嚴查後才能入城的。”
&esp;&esp;上官都這麼說了,就算是假的,那也是真的,守城計程車兵跟著附和,恨不得發毒誓證明自己都是嚴查過才放人進城的。
&esp;&esp;男人的臉色這才好看點,“你把五人隊伍登記的目的地告訴我,另外再去碼頭問問,去往這幾個地方的商船是不是真的上了這些人。”
&esp;&esp;“是,五人隊的話,一共有五撥人一起進城,一隊是從府城過來的,是個官家少爺帶著家裡小輩要乘船去晉城看望長輩,一隊是從漁村來的,說是跟船老大出海打魚,一個個身板可高大結實了。”
&esp;&esp;士兵一邊翻著冊子一邊彙報:“剩下的三隊,分別是鄰城過來委託船老大幫忙銷貨的,不上船,但是幫他們銷貨的船老大是要去越鯉府那邊,沒兩個月回不了。”
&esp;&esp;“除了這一支,其他兩支都是周邊村裡的,聽說有船老大人手不夠招人,來找活幹的。這兩隊的目的地倒是一致,聽說是去江城或者中州。”
&esp;&esp;符合五人的只有五支隊伍,分別去晉城,出海,越鯉府,江城或中州,每個地方都相隔甚遠,得到具體訊息的男人不再過多停留,扔下一句記得去碼頭查那些人是不是上了和登記冊目的地方向一樣的船。
&esp;&esp;士兵連連應是,又被知州勉勵了幾句,離開官衙的時候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esp;&esp;豐城的港口碼頭作為北地排得上號的地方,每天在這裡停靠又出發的船不知凡幾,有的過幾天才走,有的停靠後下來買點東西就走,有的一走幾個月,連怎麼都聯絡不知道,要他怎麼去查?
&esp;&esp;反正他就是個城門口登記的小嘍囉,這些事輪不到他管。
&esp;&esp;於是這份寫著去向的名單交給了小隊隊長,最後不知怎麼的,被他家媳婦拿去當草紙給孩子擦屁股去了,後面知州也沒有過問,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esp;&esp;另一邊,文序帶著青石墩墩已經上了船,已經順著水路離開了遼風府。
&esp;&esp;“叔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