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墩墩不高興了:“你也是小孩子,你也不能烤。”
&esp;&esp;青石再次糾正:“我不是,我十五歲了,公子說我是半個大人了。”
&esp;&esp;“那我明天就等著吃?”墩墩拉著一張臉,彷彿只要青石點頭,他就哭的架勢。
&esp;&esp;青石想了想,“要不你和小恙去撿樹枝,我教你壘土窯,然後你看著我和小恙的哥哥燒火放雞怎麼樣?你先看著我們學,等再大一點,你就可以自己窯雞了。”
&esp;&esp;“青石你也會窯雞?”
&esp;&esp;“會,小時候看我爹做過。”
&esp;&esp;這是青石第一次說起自己的家人,梁峰不由看了他一眼。
&esp;&esp;墩墩就沒想那麼多,只覺得這樣似乎也不錯,又能玩,又能吃,於是美滋滋點頭,肉乎乎的臉上堆滿了笑意,“好哦!明天你叫我起床!我們去早早!”
&esp;&esp;“行,那你今晚睡早點,不然明天起不來。”
&esp;&esp;看到馮淮時,兩個小孩還叫了一聲馮叔,等他們進屋後沒多久,緊閉的房門裡傳來小傢伙歡快的聲音,梁峰也不用去大堂等著了,便一起守在門外。
&esp;&esp;“你怎麼了?王夫又不想琢磨算學了?”
&esp;&esp;“不是。”馮淮扯出一抹笑意,“只是有些感慨,小主子出來後,好像開朗了很多。”
&esp;&esp;從離開上京城到現在,從一天說不了幾句話,到說話十分利索,一個人能說好幾句,這個變化他忽視不了。
&esp;&esp;“可不是,現在他走路說話都可麻溜了,一個不小心都看不住。”梁峰是樂於見到這種變化的,“我剛才還看到小主子拉著青石跑呢!”
&esp;&esp;小主子才三歲,青石可十五歲了!照這麼發展下去,小主子以後肯定特別有力氣,誰也不能輕易欺負他。
&esp;&esp;“是啊。”馮淮應了一聲,便不再說話了。
&esp;&esp;他沒有忘記暗中護著主子一行人從上京到邊城時,那個三歲小娃娃如何乖巧安靜的,就連哭都會爬出車廂,趴到小廝懷裡悄悄地哭,不想讓身體不適的主子擔心。
&esp;&esp;到了邊城,總算安定下來後,小傢伙也是跟在那個小廝,或者王夫身邊,很少哭鬧,一點也不讓人操心。
&esp;&esp;直到現在馮淮才反應過來,墩墩只是個三歲的孩子,他喜歡跟著王夫和那個小廝,大概是因為這兩人更懂他,也會顧及他的想法吧?
&esp;&esp;另一邊,劉家下人回到了主子身邊,把剛才的所見所聞都說了出來,劉文妤驚訝道:“他真這麼說?”
&esp;&esp;“是啊小姐,文老闆的隨從領小的上樓時獨自發牢騷,小的跟在後面聽得真真的。”下人再三強調。
&esp;&esp;“對方說他們家少爺壓根就不想賣那套簪子,打算用來做傳家寶呢。只是得了寶貝忍不住激動,隨口炫耀了幾句,才被人傳了出去。”
&esp;&esp;“還說這可是嫁給王爺的人曾經用過的東西,把這套簪子留給以後的兒媳,又能證明兒媳的身份貴重,又寓意極好,誰會想不開賣出去啊?”
&esp;&esp;“那個隨從還說,要不是文老闆初來乍到,不好得罪咱們江城本地的人,他才不會同意見那些人找上門。”
&esp;&esp;回想起昨天在酒樓時聽到的話,劉文妤十分好奇:“這套簪子到底有什麼寓意啊?”
&esp;&esp;下人一拍大腿,提醒道:“我的小姐誒,您想想,如果兒媳或者女兒用著曾經王妃用的飾品,那是不是說兒子或者夫婿,未來也能像這位簪子前主人的夫君一樣……但凡是個疼愛女兒,或者一心為了兒子好的人家,誰不想有這麼一套寶貝給女兒做陪嫁,或者當成聘禮給兒媳啊?”
&esp;&esp;如果這是真的,那簪子前主人的夫君,可不就是王爺嗎?雖說門第不同,她們買了用了,夫君也不一定真能封侯拜相,但至少在事業上能富甲一方吧?
&esp;&esp;這種意頭別說是作為富商的劉家,就是其他當官的人家,也忍不住想沾沾喜氣,都說夫妻休慼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