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文序頓了一下,瞥見文丞相不自在的神色,接著道:“兒想帶著生母牌位一同離京,此後無法在父親面前盡孝,也能給母親的牌位掃掃灰,上上香。”
&esp;&esp;只是帶走一塊牌位,又不是要連同棺材一起遷走,文丞相說不出什麼拒絕話,只能點頭道:“你有這個心,想必你母親在天有靈也會感到欣慰。今晚為父就讓人把你母親的牌位送過來。”
&esp;&esp;文序暗自腹誹:原主母親要是在天有靈,肯定先朝你這個不要老臉的吐口水。
&esp;&esp;接著他一臉謹慎地走到房門外,朝四周看了看,在父女倆疑惑的目光中關上了房門,便低聲說起第二件事:“其二,希望妹妹成親後,父親能將兒剔出文家族譜,與兒老死不相往來。”
&esp;&esp;文丞相想也不想開口拒絕:“荒唐!”
&esp;&esp;兒子剛出嫁就把對方剔出族譜,還斷絕父子關係,這傳出去別人怎麼看他?
&esp;&esp;文序溫聲道:“父親別急,兒有此意並非突發奇想,而是為了父親,請父親聽兒一言。”
&esp;&esp;“當今聖上對梟王的態度眾所周知,如今也是為了體面才……但是聖心難測,以後保不準皇上就要對梟王……兒嫁給了梟王,與他夫夫一體,萬一到了那天,豈不是要連累在朝為官的父親……”
&esp;&esp;遮遮掩掩的一番話說得文丞相汗毛直立。
&esp;&esp;他在前朝時只是個翰林院的六品小官,直到改朝換代,新朝需要人手,因緣巧合之下,被當今聖上一手提拔才有了今天,可以說皇上才是他最大的靠山。
&esp;&esp;他短短几年連升多級早就有人不滿,所幸皇上是文人大家出身,朝中文官大多是皇上一脈的人。
&esp;&esp;皇上的提拔雖然不太合適,但總能師出有名,加上他平日裡也沒讓人捉到錯處,這才能坐在丞相這個位置上不被人拉下來,但是要說他對官場裡的門門道道有多敏銳,還真沒有。
&esp;&esp;如今被文序的假設給嚇到,忍不住順著他的話想了起來。
&esp;&esp;皇上要殺一個人,一定會師出有名,而梟王作為皇上親封的一字並肩王,世襲罔替不說,還是皇上的拜把子兄弟,得多大的罪名才能朝對方下手?
&esp;&esp;這個罪名會不會牽連到梟王夫郎的孃家?他會不會因為梟王這個兒婿被人彈劾?
&esp;&esp;就像文序說的,聖心難測,到那個時候皇上會不會覺得他不忠?
&esp;&esp;畢竟三個月前宮廷繡珍坊趕製的婚服正穿在一雙兒女身上,看著女兒身上男款的婚服,文丞相更是心驚肉跳,甚至一度想讓兩個孩子換回來。
&esp;&esp;給一個哥兒指了太子正妃的位置,是不是因為要嫁給梟王的另一個孩子以後可能會沒命,所以才補償他們文家一個未來皇后?要是這樣就說得通了,
&esp;&esp;察覺到文丞相的動搖,文思敏顧不得其他,只委屈道了一聲“父親”便抿唇不言。
&esp;&esp;文蘊傑瞬間回神,是了,當初就是因為自己的失策,才讓女兒頂著繼女的名頭在府中長大,相較於一直默默無聞的兒子,女兒明顯跟自己更親近,他連讓女兒去邊城受苦都捨不得,更何況以後會沒命?
&esp;&esp;而且女兒嫁入太子府會比兒子更盡心盡力地為自己謀劃,畢竟太子可是未來的皇上。
&esp;&esp;文丞相思緒紛亂,文序也不急,書中時常出現在男主身邊的文思敏,作者少不得寫她的本事。
&esp;&esp;史稱“上京爭姝”這句楔子的結尾,就能看出文丞相的軟弱無能,否則作為丞相之女,嫁入東宮的太子妃,文思敏怎麼可能忍得了李長擎整日騷擾自己?
&esp;&esp;更何況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裡,明明是太子妃的她,卻成為了男主二人互相吃醋調情的工具,又怎麼察覺不到自己夫君跟少將軍之間的事?
&esp;&esp;別的不說,他可記得書中劇情過半,李長擎就因為吃醋在太子府的正房跟太子燁滾在了一起,而那個時候企圖抓姦的文思敏卻在院子裡坐了一夜。
&esp;&esp;後面李長擎一邊拿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