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章

</dt>

&esp;&esp;他苦悶地嘆了口氣:“二十兩啊,再添點,都夠我去府城參加一次秋闈了。”

&esp;&esp;餘學心裡也十分忐忑,但還是安慰道:“那日我鄰居說的話各位也聽到了,都說商人言出必行,離月末還有幾天時間,咱們再耐心等等吧。”

&esp;&esp;大家就是想一起倒倒苦水,也不是真想要餘學給個說法,畢竟那位商人連他們的銀子都沒要,就算真的不幫他們帶回來,他們又能怎麼樣呢?

&esp;&esp;更何況那個人一看就是小商人,不然也不會住在縣城裡,有遼風府首富羅家攔著,未必能帶回什麼東西。

&esp;&esp;這些學子們唉聲嘆氣,休憩時間一過,又回學堂裡繼續埋頭苦讀了,無論那個商人能不能幫他們帶回便宜的文房四寶,他們都要做好複習的準備。

&esp;&esp;有些人已經開始盤算和家裡人說,多湊點銀子,到時候不行就高價買一套筆墨硯臺去秋闈。

&esp;&esp;從學堂下學後,餘學和同住五更街的同窗回去,到了家門,又忍不住多走幾步路,在街尾掛著一百零六號牌子的門外徘徊。

&esp;&esp;餘學遺憾道:“顧夫郎好像沒有回來。”

&esp;&esp;他沒有聽到門內傳來什麼動靜,往日裡顧夫郎在家,家裡一定有小孩的聲音。

&esp;&esp;“顧夫郎一個哥兒在外經商,身體可能吃不消,返程或許會慢一些。”另一人自我安慰道,“畢竟他夫君還在這裡,總不可能不回來的。”

&esp;&esp;住在五更街的學子都知道那個商人是位夫郎,不過他們也知道以哥兒和女子的身份出門經商容易被人詬病,所以對外一律只說商人,不說別的。

&esp;&esp;“顧夫郎在外走南闖北,應該也有些人脈吧?”一位學子不確定道,“那日不是讓我們寫了陳情書嗎?應該是有法子揭露羅家惡行的吧?”

&esp;&esp;這也是他對文序有信心的依據之一,如果沒有能力把陳情書遞給能做主的人,對方不會多此一舉。

&esp;&esp;另一人搖了搖頭:“羅家有人庇護,之前侵佔良田的事都能高抬輕放,我只希望顧夫郎能平安回來,別真的因為我等,被那羅家針對。”

&esp;&esp;說是這麼說,但是在關乎己身的情況下,人都是利己的,都希望文序真的能帶著幾套便宜的文房四寶回來。

&esp;&esp;“對啊,顧夫郎也就是個小人物,咱們還是別給對方太大壓力了。”餘學不由附和,“顧夫郎會拋頭露面去從商,也是因為他夫君不良於行,那日你們也看到了,那位顧大哥可坐在輪椅上呢。”

&esp;&esp;大家一想,可不是嘛!

&esp;&esp;不過那個時候他們被餘學帶來的訊息震驚到了,只顧著寫陳情書摁手印,眼巴巴聽著顧夫郎給的承諾,卻忘了跟人家打招呼。

&esp;&esp;一位當日也在場的學子滿臉羞紅:“這,真是太失禮了。”

&esp;&esp;他們有求於人,卻失了禮數,實在不該!

&esp;&esp;“顧夫郎一家不像心胸狹隘的人,回頭咱們送點禮道個歉就好了。”餘學安慰道。

&esp;&esp;金銀珠寶肯定給不出,大家祖上都是泥腿子出身,但是自家下的大醬,曬的苞米穀子,做的粘豆包,甚至拿一袋赤豆都是一份心意。

&esp;&esp;聽到餘學這麼說,其他學子心裡也好過些,看到大門一直不曾開啟,也各自回家溫書去了。

&esp;&esp;二進的院子裡,烏榆用紗布將一道莫約小臂長的刀傷重新裹上,開心道:“主子,您腿上的傷再過月餘就能好全了,到時候就不需要坐輪椅了!”

&esp;&esp;“嗯。”梟王不置可否,坐輪椅也挺好的,夫郎生氣的時候總會不捨得罵他太狠。

&esp;&esp;烏榆又道:“老費那邊來了訊息,說李家父子倆帶兵,不敵婆羅國的攻勢,打算勸盛天帝和談。”

&esp;&esp;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烏榆覺得荒謬,一向被主子壓著打的婆羅國,居然還有能壓著大盛軍隊打的那一天?

&esp;&esp;同樣是帶兵領將,李奈這個鎮國將軍怎麼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