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小傢伙捏著一枚銅錢塞到文序手裡:“聽說這個銅板好,我讓青石也撿了,給叔夫一個。”
&esp;&esp;大概是聽到其他人說撿到喜錢沾喜氣這類的話,小孩也迫不及待想多撿一點,青石和梁峰哪裡敢讓小傢伙跑去人群裡湊熱鬧?
&esp;&esp;這人擠人的,小傢伙一進去還不得被人踩了?青石當即讓梁峰抱著墩墩,他自己擠進去搶了好幾個。
&esp;&esp;看到小孩手裡的銅錢,文序好奇道:“那剩下的呢?”
&esp;&esp;墩墩把手裡的銅錢放到桌上開始數:“這個給梁叔,他抱我,不能去撿。”
&esp;&esp;“這個給馮叔,他不在,也撿不了。”
&esp;&esp;“這個給叔叔,他沒來,我給他帶回去。”
&esp;&esp;“這個是墩墩的,存起來,買糖吃。”
&esp;&esp;小傢伙口齒清晰地把銅錢的歸屬都安排好,一旁的青石傻眼了:“我的呢?”
&esp;&esp;墩墩一臉疑惑:“青石沒有撿自己的嗎?”
&esp;&esp;青石:“……”
&esp;&esp;滿載而歸的小恙一過來就聽到這句話,十分大方地拿出一枚銅板分給青石:“我撿了我撿了!”
&esp;&esp;青石搖了搖頭:“謝謝,我一會去撿一枚就行。”
&esp;&esp;小恙美滋滋收回銅板,好心提醒他:“那你快點,不然都讓人撿完了。”
&esp;&esp;墩墩一聽也著急起來,一個勁催青石去撿,於是在菜上好之後,只有青石在盧府門口找喜錢,半天才在某個犄角旮沓裡找到一枚卡住的銅錢。
&esp;&esp;等他再回到席位的時候,一箇中年男人佔了他的位置,正驚疑不定地和自家公子說話。
&esp;&esp;青石鼓著嘴過去:“你讓一下,這是我的位置。”
&esp;&esp;“這流水席哪兒來的……”劉懷曦回頭看到他愣了一下,不知想到什麼,隨手掏出幾兩碎銀子,“你先隨便找個地方吃,我有事要和文老闆聊天。”
&esp;&esp;馮淮和梁峰都在公子旁邊,青石也不執著,收了銀子利落轉身去旁邊桌子,別人花錢吃酒席,他還倒賺了點。
&esp;&esp;打發走青石後,劉懷曦又轉頭看向自顧自吃飯的文序,一張臉皺成了包子,“文老闆,您怎麼不說那套簪子還有這麼個來歷?現在還打算出手嗎?”
&esp;&esp;他還不知道那套簪子已經易主,這幾天城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八卦,從劉、柳兩家小姐鎩羽而歸,又出現通判家下人帶衙役上門,最後又到通判大人親自到吉祥酒樓道歉,結果被拒之門外,他全程都聽了個遍,直到昨天才在去柳家的時候得知那個商人是文序。
&esp;&esp;甭管那套簪子的來歷真不真,作為一個商人,他知道噱頭的重要性。
&esp;&esp;世上真正能舒心活著的只有少數人,大多數人每天都為了生存而奔波,每天下了工不是喝點小酒就是玩牌賭博,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裡,一點似是而非的傳言都能成為調劑。
&esp;&esp;三人成虎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無論真假,說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esp;&esp;作為一名合格的商人,就是要利用民眾這種八卦和口口相傳的力量,把一個噱頭變成增加商品的價值。
&esp;&esp;如果那套簪子到了自己手裡,劉懷曦覺得自己有本事把那套簪子賣出高價,反正這套簪子的來歷是文序說的,真的假的他又不知道,如果是假的,讓買家去找文序唄,反正他也是受矇蔽的人。
&esp;&esp;文序搖了搖頭:“不出手了,想來想去還是給我妹當嫁妝吧。”
&esp;&esp;“您還有妹妹?”劉懷曦不由懷疑起來,“我記得在遼風府時,您不是說自己孤身行商嗎?”
&esp;&esp;“嗯,前不久有了。”文序嘴角揚起一抹得意的笑,“所以我肯定不可能出手。”
&esp;&esp;開什麼玩笑,簪子賣給劉懷曦這個商人,文序肯定不會搬出梟王府的名頭來證實真偽,如果他沒辦法證實,劉懷曦自然也不會願意為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