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尚書大人來到,宋清風快走幾步,來到尚書大人面前,雙手抱拳行禮,口中高呼:“下官宋清風,率工坊眾人,恭迎尚書大人蒞臨!願大人萬安!”
身後的工匠們也隨之整齊跪地,齊聲高呼:“恭迎尚書大人!”
“好了,宋大人,聽說你實驗成功了,” 尚書大人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身,目光從宋清風身上緩緩移開,掃視著周圍井然有序的場地與精良的器械,眼中帶著幾分審視。
他是真沒想到,宋清風這麼一個剛入朝堂才幾個月的人,居然能幫工部接連解決難題。
宋清風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抹欣喜,忙挺直腰桿應道:“正是,大人。下官與工匠們不辭辛勞,日夜鑽研,反覆試驗,歷經波折,終是不負所望,尋得了這全新的火藥定量裝填之法。”
他側身抬手,恭敬地指向一旁擺放著樣品的桌案,那裡,整齊地碼放著一個個精心製作的火藥定量包。
尚書大人見狀,邁著沉穩的步伐走近桌案,隨行官員們也紛紛跟上。
他拿起一個火藥包,放在掌心細細掂量,“宋大人,且詳細說來,這其中妙處何在?”
宋清風微微欠身,有條不紊地解釋道:“大人,往昔火銃裝填火藥,耗時費力不說,還因難以精準定量,常導致炸膛事故頻發,讓將士們白白犧牲性命,亦貽誤戰機。如今這小包火藥,皆是下官與工匠們依據多次試驗,精準稱量、封裝而成,使用時,士兵只需按照既定步驟,迅速將其填入火銃,裝填時間能縮短大半,且每包重量分毫不差,炸膛隱患便可極大程度降低。”
尚書大人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點頭,眼中的滿意之色愈發明顯。
“如此甚好,若真能如你所言,我軍戰力必將大幅躍升。不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們演練一下,讓我們開開眼。”
沒等宋清風答應,與尚書一起來的工部右侍郎便搶先一步站了出來。
他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向尚書大人行了一禮,而後提高音量說道:“大人所言極是,此事關乎重大,定要嚴謹驗證。不如就由下官來組織,讓我們帶來的人按照配方實驗,也好讓大人看得更為真切。”
說罷,他眼神有意無意地掃向宋清風,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挑釁。
尚書大人點點頭,“也好,有勞李大人了。”
宋清風心中一緊,本能地覺得有些不妥,但尚書大人已點頭應允,他也只能嚥下話語。
右侍郎轉頭對宋清風說道:“宋大人,麻煩派人將配方拿來,如此重大的事必須從頭檢驗方可。”
“是,李大人。”
無奈之下,宋清風連忙轉身,對身旁的文書劉文瀟低語幾句,命他速去取配方。
劉文瀟心下歡喜,知道這是郡主說的機會,他依言領命而去。
來到檔案房,將早已準備好的假配方換好,真配方裝入兜裡。
然後便匆匆返回,手中捧著配方,恭敬地呈遞給宋清風。
宋清風接過,未及細看,便快步走到尚書大人面前,雙手呈上:“大人,這便是那火藥定量裝填的配方,請大人過目。”
殊不知,此刻這份配方已是被換的假配方。
尚書大人接過配方,招手喚來身後一名親信武官,將配方遞與他,低聲吩咐幾句。
武官領命,帶著幾個同樣身著戎裝計程車兵,大步邁向演練場。
這些士兵訓練有素,迅速各就各位,依照配方開始準備裝填火藥。
宋清風站在一旁,和工匠們一樣,滿心期待,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演練場。
起初,裝填過程看似順利,士兵們手法嫻熟,可就在點火的瞬間,只聽得 “轟” 的一聲巨響,震得眾人耳朵嗡嗡作響。
演練場頓時硝煙瀰漫,火光沖天,碎屑橫飛,最糟糕的是,一支火銃竟發生了炸膛現象,滾燙的金屬碎片四處迸濺,旁邊計程車兵慘叫一聲,捂著受傷的手臂跌倒在地。
一時間,全場譁然。
尚書大人臉色瞬間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目光如炬地看向宋清風,怒喝道:“宋清風,這是怎麼回事?這就是你所謂的成功?”
宋清風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他下意識地看向那受傷計程車兵,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深知此刻不能慌亂,必須據理力爭,於是他強壓下心頭的驚惶,上前一步,抱拳躬身,言辭懇切地說道:“大人,這…… 這絕不可能,下官之前試驗多次,從未出現此等情況啊!定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