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將領站在高處,看著眼前混亂的局面,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圍點打援,官軍本已經入甕,沒想到會失手。
從谷外接應的那支隊伍,全是火槍,居然殺傷力這麼大,自己佈下的包圍圈就這麼被打破了。
他知道,大勢已去,再繼續戰鬥下去,只會讓自己的軍隊全軍覆沒。
無奈之下,叛軍將領只好下令循序撤兵。
“退兵!快退兵!” 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甘和絕望。
叛軍們聽到命令後,如同得到了大赦,紛紛朝著後方退去。
他們丟盔棄甲,跑得狼狽不堪,生怕官軍追上來。
宋清風並沒有乘勝追擊,經過這場激烈的戰鬥,他們也都疲憊不堪。
方武忙著收攏中軍,也沒力量去追擊。
廢了半個時辰,他們才整隊完成,等他們出了山谷,發現前軍早已經被叛軍殺散。
戰場上一片狼藉,殘肢斷臂散落各處,鮮血染紅了大地。
前軍副將帶著殘兵敗將,滿臉悲慼地返回中軍。
他們衣衫襤褸,身上帶著傷,眼神中滿是絕望和不甘。
看到這一幕,中軍計程車兵們也都沉默了,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大戰一場後,方武下令重新安營紮寨。
大帳內,氣氛凝重,將領們都低著頭,心情沉重。
方武的臉色十分難看,回想起中軍差點全軍覆沒的驚險場景,仍心有餘悸。
他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宋清風身上,沒想到自己居然被他看不起的一個文官給救了,實在是諷刺。
語氣中滿是感激與讚賞:“宋大人,此次若不是你當機立斷,指揮有方,我們中軍怕是早已全軍覆沒。你不僅擊退了圍困後軍的叛軍,還奮力營救中軍,實乃大功一件!等回京後,必定稟告皇上,論功行賞。”
宋清風連忙謙遜地說道:“方將軍言重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不過是做了我該做的。若沒有各位將士的奮勇拼殺,我也無法力挽狂瀾救出中軍。”
方武搖了搖頭,堅持道:“宋大人不必過謙,你的功勞,今日大家都有目共睹。若不是你後軍得力,及時救援,中軍也難以脫險!”
其他將領也紛紛點頭,一時間,大帳內對宋清風的讚揚聲此起彼伏。
當書記官傷亡統計完,所有人都沉默了。
此一戰,前軍 5000 人,基本被擊潰,死傷三千多人,原本浩浩蕩蕩的前軍,如今只剩下殘兵敗將,士氣低落。
中軍同樣損失慘重,死傷四五千人。
只有後軍因為宋清風安排得力,熱武器使用得當,傷亡較少,僅有 100 多人。
如今軍隊傷亡三分之一,損失慘重,就這點兵力如何能繼續營救齊王。
方武聽到傷亡這麼多人,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
這場戰鬥,由於斥候無能,沒能提前探查到叛軍的埋伏,致使全軍陷入絕境,遭受重創。
方武越想越氣,猛地抽出腰間佩劍,大喝一聲:“把斥候隊長給我帶過來!”
很快,斥候隊長被押到方武面前。
他衣衫襤褸,身上帶著傷,臉上滿是愧疚與恐懼。
方武上前一步,劍尖直指斥候隊長的咽喉,怒吼道:“你可知罪?因為你們的失職,我軍損失慘重,無數將士丟了性命!今天,我要拿你祭旗!”
斥候隊長 “撲通” 一聲跪下,聲音顫抖地說:“將軍,我罪該萬死!可斥候全隊都拼死偵查,最後都戰死了,我…… 我沒能完成任務,願以死謝罪!” 說著,他已是淚流滿面。
方武一步上前,劍尖直抵斥候隊長的咽喉,他的手因憤怒而微微顫抖,怒吼道:“哼,任你如何狡辯,都難逃罪責!要不是你們不作為,怎麼會中了埋伏?這麼多將士丟了性命,這筆血債你擔得起嗎?今日,我定要拿你祭旗!”
斥候隊長嚇得渾身篩糠,不斷磕頭,額頭重重磕在堅硬的地面上,不一會兒便滲出了鮮血:“將軍,求您開恩!我們真的盡力了,敵人太過狡猾,設下重重陷阱,我們……”
他說不下去了,放出斥候的時候,探查距離太近了,根本沒有往遠偵查。
方武卻絲毫沒有動容,眼中的怒火彷彿要將眼前之人焚燒殆盡,他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盡力?讓你們前出十里,左右兩側山峰一定要查探清楚,你們查了嗎?這麼多的兄弟們白白送命!軍法如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