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兵圍剿的是巴特爾的侄子哈達威,這哈達威雖年輕,卻也繼承了蠻族的兇悍與狡黠。
他深知宋清風的神火營不好對付,於是一上來便採用了極為周密的戰術。
將麾下的兵力分出,組成多個斥候隊,如同撒下的一張大網,分散在這一片區域,四處尋找宋清風的神火營。
這些斥候隊個個都是精銳,他們騎著矯健的快馬,在山林間、道路上穿梭。
他們身著輕便的皮甲,揹著強弓和短刀,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
每支斥候隊之間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絡,一旦有一支斥候隊發現了神火營的蹤跡,或是遭到襲擊,就會立刻發出訊號,周邊的所有隊伍便會迅速圍攏過來,將敵人死死咬住。
宋清風這邊,神火營的斥候們同樣在小心翼翼地偵查著蠻夷的動向。
一天,一支由二十人組成的神火營斥候隊,他們身著輕便的黑色皮甲,皮甲上繪製著代表神火營的火焰圖騰,在林中穿行。
與此同時,一支規模稍大、約三十人的蠻夷斥候隊也在這片山林中搜尋。
突然,兩隊斥候在一片開闊的林間空地上相遇。
雙方几乎同時勒住韁繩,戰馬嘶鳴,空氣中瞬間瀰漫起緊張的氣息。
“準備戰鬥!” 神火營斥候隊隊長李明低喝一聲。
隊員們迅速抽出弓箭,搭箭上弦,箭頭直指蠻夷斥候。
蠻夷斥候隊隊長看到神火營斥候,臉上露出一絲輕蔑的冷笑:“就這麼幾個人,也敢在我們的地盤上撒野!” 說罷,他大手一揮,蠻夷斥候們立刻散開,形成一個扇形包圍圈,緩緩向神火營斥候逼近。
李明見狀,心中一緊,但他知道此時不能退縮。
“聽我命令,衝!” 李明大喊一聲,率先拍馬向蠻夷斥候衝去。
神火營的斥候們緊隨其後,如同一群黑色的利箭,射向敵人。
蠻夷斥候們也毫不示弱,他們雙腿一夾馬腹,戰馬如離弦之箭般迎了上去。
雙方瞬間交匯在一起,一時間,喊殺聲、馬嘶聲、武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神火營的斥候們雖然勇猛,但在人數和騎術上都稍遜一籌。
蠻夷斥候憑藉著精湛的騎術,在戰場上靈活穿梭,手中的馬刀揮舞得虎虎生風。
他們的攻擊如狂風暴雨般猛烈,每一次揮刀都帶著呼呼的風聲,讓神火營的斥候們難以招架。
第一個衝鋒,兩隊交錯,神火營陣亡六人,蠻夷才落馬兩人。
調轉馬頭,重新衝鋒。
李明揮舞著短刀,左擋右格,身上多處受傷,但他依然頑強抵抗。
他的隊員們也在浴血奮戰,有的被蠻夷的馬刀砍中,倒在血泊中;有的被弓箭射中,從馬上墜落。
此時,神火營的斥候們已經死傷慘重,僅剩下寥寥數人。
李明望著身邊這些渾身浴血、傷痕累累卻依舊眼神堅定的兄弟們,心中湧起一股悲壯的豪情。
今日怕是難以全身而退,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要死得壯烈。
“兄弟們,我們神火營從無貪生怕死之輩!今日,就讓這些蠻夷見識見識我們的骨氣!” 李明聲音沙啞卻激昂,手中緊緊握著染血的短刀,高高舉起。
剩下的幾名斥候紛紛響應,他們相互對視,眼神中傳遞著視死如歸的決心。
“殺!” 隨著一聲怒吼,他們催馬向著蠻夷斥候再次衝去。
他們的身影在落日的餘暉下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堅定。
蠻夷斥候們見狀,迅速圍攏過來,手中的馬刀揮舞得密不透風。
神火營的斥候們毫不畏懼,他們在敵群中左衝右突,每一次揮刀都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
一名斥候在衝鋒時,被蠻夷的長槍刺中腹部,但他沒有絲毫退縮,反而用盡全力將手中的短刀刺進了敵人的胸膛,與敵人同歸於盡。
另一名斥候的戰馬被砍倒,他摔倒在地後,立刻爬起來,手持弓箭,在近距離射向敵人,直到被蠻夷的亂刀砍中,依然保持著拉弓的姿勢。
李明在戰鬥中,身上又添了幾道傷口,鮮血染紅了他的戰甲。
但他依舊揮舞著短刀,殺紅了眼。
他衝向蠻夷斥候隊隊長,兩人瞬間戰在一處。
李明身上傷勢過重,漸漸體力不支,但他始終沒有放棄。
雙馬交錯,蠻夷的馬刀砍中了李明的手臂,短刀從他手中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