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二次配型完美。
僅僅第三天,在繳納了所有費用和手續之後。
佑佑被推進了手術室。
隔著重重的手術門,師母和陳天漢倆人耐心等待。
陳天漢坐在地上,外套脫了鋪在地上,讓師母坐在上面。
剛剛醫生讓家屬籤全麻的手術確認書的時候,師母已經渾身發抖到拿不住筆了。
這會兒陳天漢攙扶著她坐下休息會兒。
說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
要強了一輩子的女人,這種時候也會脆弱的像個嬰兒。
可能是師母朝著滿天神佛求救的心,起到了作用。
手術順利完成。
佑佑被推回了病房,緊繃了兩個多小時的師母,也終於放下心來。
省醫院不像家裡醫院那麼容易安排獨立病房。
而且說實在的,感覺醫生和護士都覺得這個病好像不嚴重的樣子。
也可能是他們見的病例太多了。
也可能是佑佑這個案例非常成功。
醫生和護士都展現出一種輕鬆感。
主刀醫師還說有曾經有過兩週左右就能出院的病人。
具體看患者康復情況。讓家屬不要太過擔心。
省醫院的病房床位極其緊張。
在佑佑甦醒後的第三天,主治醫生在專家會診後,就告訴家屬一切良好。
預計再有一段時間就可以從特護病房轉到普通休養病房了。
再三與醫生溝通,能否安排轉院。
畢竟老家醫院的環境,可比這邊輕鬆很多。
醫生的意思是,不建議乘坐大交通飛機火車這類的。
但如果家屬能安排裝置良好的救護車,直接護送回去,那倒是可以轉院。
陳天漢一聽這個,那就有主意了。
就這個,必須聯絡,回老家醫院。
省醫院這邊有錢都花不出去,拿著錢都安排不了單間病房。
能用的勁都使了,現在都還是在普通病房。
師母都趴在佑佑床邊好多天了。
陳天漢給她在外面都定好環境不錯的酒店了,老太太硬是不去。就要陪著女兒。
幾天後。
佑佑已經能夠正常說話和喝水了。
陳天漢聯絡上了一傢俬立醫院。
人家那邊有特種裝置救護車。
全車配置比正規公立醫院的還要高階些。
兩名隨車醫師,兩名護士。
跟車跑一趟,差不多下來全部費用將近2萬。
師母有點心疼錢,說不行就在這邊,自己還能堅持。
陳天漢害怕再熬一陣子,師母再倒下了。
所以果斷拿主意,回家!
兩天後,奔波了近五百公里的救護車,安全的把佑佑轉移到了老家的特護病房。
熟悉的休養環境,熟悉的醫生護士。
師母這才算是安安心心的鬆了口氣。
————
陳天漢離開的這半個多月。
家裡的公司,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各種工作。
很多事情,李靜他們拿不定主意的,都是電話打給陳天漢請示。
公司大院後面的員工宿舍裝修已經全部完工。
李靜驗收過,沒啥問題。
就等著陳天漢回去了拍板。
大院的監控系統也已經全部就位。
村上的幫扶資助,也是落實好了。
初期的幫扶資金,也由劉蘭那邊的公司,安排到位。
村主任設定了6家有困難的家庭,每家隔幾天去打掃大院外圍以及門口區域的衛生。
村主任提著酒,來找了陳天漢四五次了,他都沒回來。
主任感到十分失落,給李靜說,等他回來了,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他說。
他要好好感謝陳總一番。
公司透過二次招人,業務組擴大到了15人的規模。
分成了4個小組。
每組人數不一,完全由各組成員,自己決定是否吸納新人進入。
業務開始抱團取暖,競爭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
期間有業務員發現一些自我感覺不錯的車輛。
電話和微信詢問過陳天漢。
陳天漢都給否決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