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巨大的拱門,一行人緩緩走進了山谷之中。
映入眼簾的就是一處古色古香的建築。
踏入這裡,彷彿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寧靜天地。
柔和的自然光線透過寬大的窗戶,灑在光潔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份靜謐與祥和。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草藥香氣,混合著清新的草木芬芳,讓人心神安寧。
正面是一處寬敞的大廳,
大廳特別明亮,地面鋪設著質感溫潤的大理石地磚,紋理細膩,色澤淡雅。
天花板上懸掛著造型簡約而富有藝術感的吊燈,燈光柔和而舒適,將整個大廳照得通亮卻不刺眼。
四周的牆壁上掛著一些醫學名人的畫像和醫學知識的科普展板,既彰顯了醫療建築的專業性,又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醫學知識。
大廳內擺放著舒適的沙發和茶几,可以供人休息等候。
沙發選用了柔軟的皮革材質,顏色柔和,搭配著色彩鮮豔的抱枕,給人一種溫馨舒適的感覺。
大廳裡到處都是綠色植物,它們形態各異,有的翠綠欲滴,有的嬌豔欲滴,為整個室內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
大廳的左手方向,是一處複合了檢查與診治的診室。
不停的有人進進出出。
靠近這邊門口的,就是藥材調配的核心區域——抓藥臺。
抓藥臺後擺滿了各種藥櫃和藥鬥,藥櫃高聳林立,如同一個小型的藥材迷宮。
藥櫃上的標籤密密麻麻,標註著各種藥材的名稱、產地和功效。
藥師們穿梭其中,熟練地拉開藥鬥,抓取所需的藥材。
藥斗的設計十分巧妙,開啟後可以清晰地看到裡面分格擺放的藥材,乾燥而整齊。
藥師們的動作嫻熟而專注,他們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巧,迅速而準確地將各種藥材稱量、配伍。
秤砣和藥鏟在他們手中靈活運用,發出清脆的聲響,彷彿是一場獨特的音樂。
與抓藥臺相鄰的是炮製區。
這裡瀰漫著濃郁的煙火氣息和藥香。
爐灶中火焰跳躍,鍋中翻滾著各種藥材,藥師們專注地控制著火候和調料,讓藥材在高溫的作用下發生奇妙的變化。
藥櫃和蒸籠裡存放著各種待炮製的藥材,它們的形態各異,顏色斑斕。
有的藥材在炒制過程中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有的則需要在蒸籠中慢慢燻蒸,吸收著草藥的精華。
藥師們時刻關注著每一批藥材的炮製情況,確保炮製的質量和效果。
經過調配和炮製的藥材被送到包裝區。
包裝臺的燈光明亮而柔和,照在一排整齊的包裝材料和包裝裝置上。
藥師們將抓取好的藥材按照配方和劑量仔細地稱量和核對後,裝入精美的藥包或藥瓶中。
包裝材料多樣,有傳統的紙袋、布袋,也有現代的塑膠包裝袋和玻璃瓶。
藥師們手法熟練地將藥材包裝好,貼上標籤,註明藥材名稱、用法用量和保質期等資訊。
醫療人員們往來穿梭,忙碌而有序。
他們相互交流、協作,確保每一批藥材都能準確無誤地送到患者手中。
而在大廳的右側,是病人休養康復的病房區。
陳天漢沒來的及去看,佑佑就被他們推進去了。
柳阿姨叫住陳天漢,“放心,交給他們。你先隨我去見見家主。”
陳天漢自然是恭敬的點點頭,跟上她們二人。
穿過大廳,前往後院的幾處建築。
大廳後面,是一眼看不到邊的藥田。
數量誇張的藥用作物,延綿生長出去很遠很遠。
站在一處木屋前,柳阿姨敲了敲門。
裡面一個洪亮的聲音,招呼他們快點進來。
在那瀰漫著淡淡藥香的小屋裡,坐著一位笑容滿面的老人。
他身著一襲洗得有些泛黃,卻依舊整潔的中式長袍,
腰間繫著一條素色的綢帶,顯得古樸而典雅。
頭髮稀疏卻梳理得整整齊齊,挽成一個簡單而利落的髮髻,
用一根黑色的髮簪固定著,幾縷銀絲在燈光下閃爍著歲月的光芒。
他的面容清瘦,面板略顯粗糙,卻透著一種歷經滄桑後的沉穩與平和。
深邃的眼眸猶如夜空中的繁星,明亮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