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宇軒,又驚又喜,俯身下拜:“侍書,侍劍見過姑娘,見過小公子,你們沒事,真是太好了!”
權景瑤令她們起身,又引他們給林如海見禮。
原來來人正是他二堂哥權景逸。
權景瑤祖父祖母共生了三個孩子。
權景瑤父親權易是老大,本是繼承了他祖父勇毅伯的爵位。
但權易在權景瑤十三歲那年就戰死沙場,沒多久她母親也跟著去了。
爵位傳到了權景朔這一代。
因權景朔從小就文武雙全,本來能直接襲爵,但權景朔不願走父輩的老路,執意要考武舉。
他從小習武,武功本就十分高強,在一眾武舉人中一路遙遙領先,拔得頭籌。
後來因能力卓絕,在對上匈奴人的戰爭中,接連取得了幾場大的勝利,被聖上加封為勇毅侯。
權景瑤的二叔和三叔並沒有從軍,只在家中打理庶務。
權景瑤祖父母去世後,權家也並沒有分家,三房人仍舊住在侯府裡。
權景朔這支雖守著爵位,但到底人丁單薄。
加之權景朔這個最有權勢的人常年駐守西北邊境,不在府裡。
二叔和三叔都是多子多孫,枝繁葉茂。
雖三兄弟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
權易在時還好,三兄弟和和睦睦,一起在他們父母面前盡孝。
後來老大權易不在了,但那時府裡的定海神針祖父祖母還在。
侯府的一切弊端還沒有顯露出來。
待到祖父祖母先後離去,權景朔又常年不在家。
府裡的一些算計和矛盾,便如雨後的春筍般顯露了出來。
以至於權景瑤穿過來後不久,就明白大嫂沒了後,府裡藉著為祖母守孝的由頭兒,不催著奪情起復的大哥續絃的原因了。
若大哥在戰場上有個意外,宇軒還小,勇毅侯的爵位即使降襲,也還能襲兩代。
到那時,這爵位,能落在誰的腦門兒上,還不一定呢。
難怪除孝後,府裡大大小小都對她的親事異常熱心。
相對的,對大哥麼,就巴不得他不再成婚。
到時候,她成了外嫁女,還怎麼好伸手管孃家的事?
府裡他們這一支,可不就剩下宇軒這個小可憐。
即便再聰明機警,也不過才兩歲半,不到三歲。
能鬥得過府裡那一窩各懷心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