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黛玉看過來,忙不迭做出恭送的姿態。
黛玉想到父親急著趕路,便沒再計較,向他略一點頭,飄然下船。
與林如海和權景瑤匯合後,幾人沒急著進城,先到通州碼頭上買了一輛馬車。
只是,馬車買到了,卻沒人會趕。
他們不想再隨便買人或僱人,只得又跟賣馬車的夥計學習了半個時辰怎樣趕馬車。
最後,馬車是林如海趕著走在了通州的大街上。
行出不遠,黛玉便發現身後遠遠綴上了幾條尾巴。
她將這一情況在識海里與林如海和權景瑤溝通了一下。
林如海略一沉吟,覺得這應該是那藍袍人不死心,派人盯著他們。
想起黛玉那手神乎其神的袖裡乾坤,只要她不主動將福壽膏拿出來,任誰也抓不到她的把柄。
林如海讓她們只作不知,只管做自己的事。
他們來通州的藉口是遊學和探親,便索性做戲做全套。
幾人在城門口找了個十二三歲的小乞兒打聽,這通州城有名的酒樓,以及文人們常去的匯聚之地。
順便打聽這通州城可有一位叫鄭展的舉人老爺?
之所以找上這小乞兒,是他看上去是那群乞丐中最順眼的一個。
身上衣服雖補丁摞補丁,但勝在漿洗得還算乾淨。
他們到的時候,別的小乞兒都是一窩蜂地圍上前,恨不能撲到人身上來。
獨他站在離他們三步開外,看到有個年幼的乞兒被擠倒,不顧別的乞丐的白眼,上前扶起了他。
林如海從黛玉手裡接過一把糖果,散給了那些乞丐,獨獨留了他問話。
小乞丐臉上浮起一抹誠摯的笑意,“幾位客官是想找地兒吃飯歇腳呢,還是要晚上住宿?”
黛玉問:“這有什麼不同嗎?”
小乞丐搔搔頭,道:“若只是吃飯,小人建議客官去南鑼鼓巷的知味樓,那裡的飯菜味道是一絕,凡是吃過的人沒有不伸大拇指的。”
說完,他又躊躇著補上一句,“只是知味樓裡的飯菜價格偏高,一般百姓是吃不起的。”
黛玉“哦”了一聲,心裡暗暗決定等會一定要去那裡大吃一頓。
那小乞丐見幾人還目光炯炯地盯著他。
他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接著道:“客官若是要住宿,那不如直接去知味樓旁邊的仙客來,那裡既能住宿,又能吃飯,飯菜味道也不錯,還比知味樓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