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章 對策

北靜王母妃原是京中有名的美人,老北靜王本身基因也不差。

北靜王更是挑著兩人的優點長的,生得鳳表龍姿,儀表堂堂,是京中出了名的美男子。

此時一身四爪金龍蟒袍,居中閒適而坐,不怒自威。

林如海帶著黛玉向北靜王見禮。

“下官攜侄兒參見北靜王!”

“世叔快快請起,賢弟也請起來。”

北靜王不待他們躬身拜下,忙含笑站起,親手扶住林如海,轉身又去扶黛玉。

黛玉皺眉,快速起身避過。

北靜王手微頓,捻了捻手指,若無其事地退回原位坐下。

又請林如海與黛玉入座。

邊上早有準備好的金絲楠木太師椅,林如海依言落座,黛玉坐在父親下首。

廳內同時出現兩個風姿出眾的人,有好事者不由暗暗將兩人做了比較。

這一較之下,竟是難分軒輊。

一個是玉樹臨風少年郎,俊逸出塵自非凡。

只是稍顯稚嫩。

假以時日,還不知會長成何等驚才絕豔之人!

另一人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豔獨絕,世無其二。

反倒是那身華貴異常的蟒袍,生生壓住了他令人驚豔的五官。

讓人只看到他的貴氣,而忽略了其他。

北靜王這次出來,是奉命到湖廣之地公幹,辦完回京覆命。

適逢林如海也奉旨回京。

聖上料定他路途不太平,便讓二人同行。

卻沒想到有人這麼大膽,連一日都沒撐過,便派人來刺殺。

經此一役,北靜王府的侍衛折損近半,若再來一次,可能招架不住。

議事廳裡這會兒除了林如海父女,其餘都是北靜王心腹。

北靜王之意,要麼在徐州請徐州大營的駐軍派兵護送他們上京。

要麼他們在徐州下船,一行人輕車簡從,易裝而行,快馬加鞭趕往京城,只留替身在船上迷惑敵人。

明面上看,第一種最為保險,畢竟徐州大營的將士不可能明著對他們不利。

第二種方案,變數就太多了。

離開眾多侍衛的保護,雖說目標小了,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北靜王傾向於第二種。

因為他也不敢保證,徐州大營的人就完全忠實可靠。

但他手下的謀士和傅長史都不贊成他冒險。

他又一向愛惜羽毛,以禮賢下士和善於納諫示人。

不到萬不得已,不希望給人留下獨斷專行的惡名。

所以他將希望寄託在林如海身上。

林如海其實也傾向於向徐州大營借兵。

但黛玉昨夜在孽鏡臺看清了派來刺客的幕後黑手,悄悄附身在父親耳邊嘀咕了兩句。

林如海神情怔愣了片刻,便果斷選擇下船另行。

並提出也不用等到徐州碼頭了,直接趁這會兒天色剛明,就用官船上的備用小舟,分頭行動。

北靜王沒想到他這麼幹脆,倒是將先前心底的輕視減輕了幾分。

林如海拒絕了北靜王同行的邀約,只向他要了一艘小船和兩個經驗豐富的船家,就帶著黛玉告辭出來了。

途經賈芸和賈寶玉的船艙,兩人猶豫片刻,還是敲了門。

昨夜外面那麼亂,賈寶玉被吵醒後,就嚷嚷著要去保護林妹妹,誰勸都不聽。

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出去了純粹是給人添亂的。

賈芸當機立斷,抬手一個手刀,砍在他的後脖頸處,將他砍暈了。

後半夜醒來,刺客已全部伏誅。

外面冷月無聲,只有血腥氣撲鼻。

他總算沒有再鬧,只揉著後脖頸,默默流淚。

也不知是疼的,還是什麼?

賈芸跟了他這一路,總算摸清了他這位寶二叔的脾性。

你越理他,他越是來勁。

你不理他,他倒消停了。

便假裝睡著,沒陪他折騰。

天快亮時,也可能把自個兒折騰累了,閉眼又睡了過去。

林如海敲門時,他可能真的困了,竟然沒醒。

賈芸拉開門,見是林如海,忙跪下見禮。

林如海揮手讓他起來。

因帶著黛玉,便沒進門,就站在門口說。

賈芸要去叫寶玉,被林如海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