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九,龍俯首。
蓋因二月初二為龍抬頭之期。
傳言龍女因忤逆天條,私降大雨而被謫出龍宮。
每年二月初二當日,龍母將於龍宮昂首悵念龍女。
一思七日,至初九方才垂首停歇。
太室山萬歲峰下。
傳說大禹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於此。
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
太室山之名,亦源於此。
其後,啟母廟周遭漸有人居,久而久之,成一規模頗巨之鎮——啟母鎮。
此刻,江湖各地武林群雄鹹集於此。
林坤亦與林平之等人於茶肆中會合,旋即一道往太室山峻極峰行去。
然而剛到鎮口要道,便被一眾五嶽弟子攔住去路。
“諸位,山巔餘地難容。”
“除五嶽劍派以外,他派只有掌門與長老才能上山。”
言畢,立有一人忿然道:
“我等不辭辛勞而至,原是率門人弟子前來以廣見識,為何不事先通知。”
但見那五嶽弟子抱拳賠罪道:
“諸位前輩息怒,此事是嵩山派安排不周。”
“少林武當亦是如此,還請見諒。”
“各派弟子自有五嶽劍派長老弟子相伴,可互相研習武藝,敦睦情誼。”
“鎮上諸般花銷,皆由嵩山派擔之。”
話音一落,各派弟子們竟反倒欣悅雀躍起來。
此般大會,於他們而言,本就興致缺缺。
一站便是良久,距之甚遠,看不真切。
全程唯有聽那些高人前輩滔滔而言,哪有與同齡人結伴相玩有趣。
察得諸弟子這般情緒,當下就有掌門擺手道:
“罷了罷了,反正孩子們上去也是無趣,便任他們自在玩耍去吧。”
林坤側目看向身後的林平之和丘仲南,叮囑道:
“你們二人將負重卸去,莫要與弟子們離散。”
“是。”二人得令,神色肅然應諾。
林坤微微頷首,於一名嵩山派弟子的引領之下,朝峻極峰行去。
一路峰谷要衝,景緻秀麗。
幾番轉折迂迴後,至於一劍峰下。
足踏青石階石,循山道徐徐登行。
峻極峰山勢險峻。
南側峰巒突兀峻峭,象形奇石栩栩如生。
北坡林木交枝接葉,松柏共翠遮天蔽日。
登上峰巔。
只覺平曠開闊,恰似寶幢之蓋。
腳下雲靄繚繞,頂上金陽碧空。
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覽眾山小。
好地方,好風水,唯有坤門方堪擁有此域。
抬頭一看,白玉柱山門之上鐫刻“萬嶽俯首”四個硃紅大字。
“好大的口氣。”林坤眉頭一挑道。
轉念一想,此地來日將成坤門駐地。
當下又露出滿意笑容,頷首道:
“當是如此。”
俄頃,兩列迎賓弟子高聲唱和,其聲朗朗然。
林坤儀態從容,龍行虎步行入其間。
但見眼前乃是一片以青白磚鋪就的開闊廣場,其上豁然。
廣場最深處,卓立一尊巨雕。
乃持劍老者之像,通高逾三丈。
此乃嵩山派之創派祖師,威嚴凜凜。
雕像之下,空置著一把交椅,似有專屬之待位者。
再下行一階,左右兩側各坐一人。
乃是少林掌門方證大師,武當掌門沖虛道長。
代表著正道武林兩大魁首。
繼而下行一階。
左列安設五把交椅,所代表者,乃是五嶽劍派。
交椅之上依次坐落著左冷禪、莫大先生、嶽不群、天門道人以及恆山代掌門儀清。
而右列亦設五把交椅。
所坐之人分別為丐幫幫主解風。
峨眉派掌門金光上人。
崑崙派掌門震山子。
點蒼派掌門鐵冠道長以及青城派掌門於人豪。
五嶽劍派之諸長老與弟子。
分立於山頂四面,各守其位。
負責維持場中秩序。
其餘數百之各小幫小派之掌門,則魚貫而列坐於臺階之下。
皆神情肅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