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
李言看了一眼不解風情的阿爾多,無奈的輕輕一笑,拿著毛筆蘸了一些墨,小心的在畫上描繪著:“恐怕是避無可避吧!”
“聽說皇上欽口御言,無論誰接了這個差事,只要能追回一千萬兩庫銀,就加封為親王。若是四爺辦好了這個差事,那可就是親王了,風頭可蓋過了八爺。”阿爾多一臉豔羨的說道。
‘親王!’
李言心裡想著,就是這個親王壞了事,若是沒有這個親王的獎勵,或許還能多追回些銀子。
有了這個親王爵位,諸會阿哥都會被刺激的心裡發狂,太子一系的人能看到老四追上來。老八的人能看到老四力壓老八一頭,甚至老大老三老十四和其它阿哥也會暗中唆使下面的人使絆子,讓老四辦砸了差事,失去這個親王頭銜,自己這些兄弟們都不簡單,個個都有一群官場上的擁躉。
這個世界上大多都是恨人有,笑人無的看客,老八也不例外。
縱觀全劇,老四做事,老八拆臺,基本上沒做過什麼正經事,除了查刑部冤獄的案子,算是盡心竭力,還是為了把太子拉下馬。
說起來戶部一直都是老八在管,他卻將國庫的銀子借給大大小小的官員,犧牲國家的銀子來收買自己的人心,最後又將追繳欠款的苦差事推到老四頭上。
所謂八賢王的好名聲怎麼來的,就是讓別人做惡人,自己做好人。
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皇位,真是笑話,事實怎麼樣,八成以上的官員都認可了老八,康熙還是將其否決了。
若想繼承泱泱大國的皇帝之位,只靠給別人挖坑拆臺使絆子是不夠的。沒有勇於任事,敢於擔責的魄力和擔當,想都別想。康熙可是做了六十年皇帝的聖明天子,可不是歷史那些兒皇帝的傀儡貨色,怎麼可能看不到這點。
出京之前自己就和老八提過這個事兒,給他製造了點緊張氣氛,話裡話外暗示,皇上很有可能讓你自己拉屎自己吃,讓老八來將借出的銀追回來。這可是個苦差使,不管國庫的欠款能不能追繳,追到多少,都會把京裡的官員得罪個遍。
老八害怕事情落到自己頭上,必然要甩鍋,一石二鳥,還能給太子一系的人拉點仇恨。
李言倒不是為了坑誰,主要是自己來江南賑災的其中一個目地就是為了避開這個事,萬一老爺子等到自己回去,一看自己辦事還行,把這事安頭到自己頭上怎麼辦,這事明顯是辦不成的。也不知道康熙是怎麼想的,丟擲了親王爵位,這不是給本來就難辦的差使又增加到了地獄難度,那群紅了眼的便宜兄弟們是自己想要又怕擔責,還不想得罪人,更不會讓別人把這事辦成的。
不過,這事和自己沒關係,自己遠在江南之地,京城的事兒,讓他們去狗咬狗吧!
想要奪嫡成功,該怎麼辦呢?
有了......
老四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自己只要按老四的行為處事就行了,那句話是怎麼說的,走老四的路,讓老四無路可走。
想到這裡,李言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
......
就這樣,一晃半個月過去了,李言白天接了秋月姑娘去到處遊山玩水,晚上偷偷出門接私活,忙得不亦樂乎!
等到李言的私人空間又多出價值一千多萬兩銀子的財物的時候,杭州城裡沸騰了起來,開始流傳出東瀛江洋大盜四處肆掠的訊息
而且這江洋大盜還是個變態,經常重複的喊著‘雅麥蝶’‘以庫’的話語。
搞得眾人莫名其妙!
府衙裡接報的都是豪門鉅富家裡丟了一隻花瓶,一件古畫之類的,但這些富戶則像瘋了一樣在暗地裡出了高額懸賞,而且各府的家丁僕從私人護衛四處尋找,好像丟了親閨女一樣,不抓住盜賊勢不罷休。
李言來杭州之後就沒有接觸地方富紳,只和官場上的人打交道,在打劫的時候又將語言用的格外生硬,偶爾蹦幾個東瀛詞句,所以大家都以為是東瀛的江洋大盜在做案。
杭州也是出海口,也和東瀛人打交盜,一些海盜上岸做案的也抓了不少人。有些有關係的人買通府衙進到牢裡對這些這進行嚴刑烤打,描述出李言的身形特徵進行烤問,聽說短短十天就有不少人被烤虐致死。
就連身邊收了錢的衙役都覺得這些大戶大題小作,丟了一隻花瓶,這麼瘋狂,致於這麼把人往死了打嗎!
等到李言從一開始的上百萬,慢慢落到一家只有十多萬收穫的時候,李言知道,自己的單子已經差不多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