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始著手製定大規模應用的計劃。首先,他們需要在世界各地建立能量接收站,這些接收站將接收從那個未知世界傳輸過來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可供人們使用的能源形式,如電能、熱能等。然而,建立這些接收站需要鉅額的資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林逸、李陽和蘇瑤決定向世界各國的政府和企業尋求合作。他們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穩定的能量傳輸通道、經過測試安全可靠的能量以及小規模應用的成功案例。起初,很多國家和企業對他們的成果持懷疑態度,畢竟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能源來源,而且涉及到跨世界的能量傳輸,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但是,隨著他們不斷地解釋和展示更多的資料,一些有遠見的國家和企業開始表示出了興趣。他們成立了一個國際合作組織,由各個參與方共同出資出力來建立能量接收站。林逸他們則負責提供技術支援,確保能量傳輸和轉化的過程安全可靠。
在構築能量接收站的征途上,他們又遭遇了全新的挑戰。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猶如天壤之別,這對接收站的建設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譬如在一些地震如家常便飯的地區,需要精心設計特殊的抗震架構;在氣候酷寒的極地,要攻克裝置的保暖和防冰凍難題。
為了攻克這些難題,林逸他們與各個領域的專家攜手並肩,其中包括建築行家、氣象大師等。歷經持續不斷的拼搏和推陳出新,他們如願以償地在不同地區成功構築了適應各種環境條件的能量接收站。隨著能量接收站的漸次落成,他們開始逐步擴大能量傳輸的規模。整個世界的能源版圖開始悄然發生鉅變。一些原本對傳統能源倚重有加的行業,如電力、交通等,開始逐步向這種新興能源投懷送抱。
然而,正當一切看似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們驚覺一個潛在的威脅如影隨形。這種跨越世界的能量傳輸,彷彿引起了某些神秘力量的側目。在能量傳輸的程序中,偶爾會泛起一些異樣的漣漪,這些漣漪絕非技術故障或者自然因素所致,反倒更似有某種不為人知的力量在興風作浪。林逸他們旋即對這些異常波動展開了抽絲剝繭的調查。他們強化了對能量傳輸通道的監控,同時也在那個未知的世界裡苦苦尋覓可能存在的蛛絲馬跡。他們驚異地發現,在那個未知世界的幽深處,似乎蟄伏著一些古老的身影,這些身影對他們的能量傳輸舉動如臨大敵。這些古老的身影坐擁著無堅不摧的力量,他們似乎將林逸他們視作對自己世界的不速之客。為了守護自己的世界,他們開始妄圖摧毀能量傳輸通道,截斷能量的傳輸。
林逸、李陽和蘇瑤意識到,他們必須與這些古老的存在進行溝通,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意圖並非是破壞他們的世界,而是為了拯救自己的世界。這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些古老的存在是否能夠理解他們的語言和意圖,更不知道如何與他們取得聯絡。
他們開始研究那些古老存在留下的痕跡,試圖找到一種溝通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些古老的符文和符號,這些符文和符號似乎與溝通有關。李陽憑藉自己對符文的深入研究,開始嘗試解讀這些符文的含義。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李陽終於解讀出了一部分符文的含義。他們按照符文的指示,製作了一個特殊的溝通裝置。透過這個裝置,他們向那個未知世界的古老存在發出了自己的訊號,表達了自己的意圖。
起初,並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持續不斷地傳送訊號,並且在訊號中詳細地解釋了自己世界的能源危機以及他們獲取這種能量的必要性。
終於,在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之後,他們收到了來自古老存在的回應。古老存在表示,他們可以允許能量的傳輸,但是林逸他們必須保證這種能量傳輸不會對自己的世界造成任何傷害。
林逸他們承諾會採取一切措施確保這一點。為了讓古老存在放心,他們還與古老存在分享了自己在穩定能量傳輸、保護空間穩定以及減少對生物基因影響方面的技術。
古老存在對他們的技術表示認可,並同意與他們合作。在古老存在的幫助下,他們進一步最佳化了能量傳輸通道,提高了能量傳輸的效率和安全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新的能源逐漸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林逸所害怕的世界能源危機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力變得更加充足和廉價,交通更加環保和便捷,各種依賴能源的產業蓬勃發展。
林逸、李陽和蘇瑤成為了世界的英雄,他們的名字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