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解決問題

隨著對宇宙探索的不斷深入,宇宙文明又將目光投向了一個名為“熾焰星團”的地方。這是一個由眾多熾熱恆星組成的星團,每一顆恆星都像是宇宙中的一團熊熊烈火,釋放出無盡的光和熱。星團周圍瀰漫著高溫的等離子體,如同火焰的披風,將整個星團籠罩在一片熾熱的氛圍之中。

各個文明的科學家們組建了一支規模宏大的科考隊,乘坐著一艘名為“炎陽號”的巨型飛船向“熾焰星團”進發。“炎陽號”在宇宙中航行時,就像是一艘在火焰海洋中破浪前行的鉅艦。它的船身採用了特殊的隔熱材料,這種材料如同堅韌的護盾,能夠抵禦來自星團的高溫侵襲。然而,隨著飛船逐漸靠近“熾焰星團”,高溫的威脅也變得越來越嚴峻。

飛船上的溫度調節系統不斷地超負荷運轉,發出低沉的嗡嗡聲,彷彿在訴說著自己的疲憊。科考隊的成員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炎熱,即使在飛船內部,那種熾熱的感覺也如影隨形。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這種高溫環境,科學家們不得不對飛船的隔熱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強化。他們像是一群技藝高超的鐵匠,在飛船內部忙碌地對隔熱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隔熱層的厚度,最佳化隔熱材料的效能。

當“炎陽號”終於抵達“熾焰星團”的邊緣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為之驚歎。那些恆星如同巨大的熔爐,內部的能量活動劇烈而壯觀。恆星表面不斷地噴射出巨大的火焰柱,這些火焰柱像是通天的火柱,衝向無盡的宇宙空間。星團內部的等離子體像是一鍋沸騰的岩漿,湧動著、翻滾著,散發著刺目的光芒。

科考隊啟動了各種探測裝置,這些裝置就像是一群勇敢的戰士,衝向高溫的戰場,試圖獲取關於“熾焰星團”的各種資料。然而,高溫和強烈的電磁輻射使得探測裝置的工作變得異常艱難。就像在狂風暴雨中試圖點燃一支微弱的蠟燭,探測訊號不斷地被幹擾和中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新型的探測技術,利用量子隧穿效應來傳輸探測訊號。這種技術就像是在高溫的牆壁上找到了一條秘密通道,使得探測訊號能夠繞過強烈的電磁干擾,準確地傳回到飛船上。透過這種新型探測技術,科學家們發現“熾焰星團”內部存在著一種特殊的能量結構。

這種能量結構像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漩渦,它由無數條能量絲線交織而成。這些能量絲線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們的顏色從深紅到金黃不斷變化,彷彿是宇宙中最絢麗的火焰畫卷。而且,這個能量漩渦似乎在不斷地吸收周圍恆星的能量,並將其轉化為一種更為強大、更為神秘的能量形式。

為了更深入地研究這個能量結構,科考隊決定派遣一艘特製的耐熱探測艇進入能量漩渦內部。探測艇的外殼採用了一種名為“炎晶”的特殊材料,這種材料是各個文明的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研究開發出來的,它具有超強的耐熱性和穩定性,如同宇宙中的堅盾。探測艇就像一隻無畏的火鳥,向著能量漩渦的中心飛去。

當探測艇進入能量漩渦內部時,它所面臨的能量壓力超乎想象。周圍的能量絲線像是有生命一般,不斷地纏繞和衝擊著探測艇的外殼。探測艇內部的儀器在強大的能量衝擊下,不停地閃爍著警示燈,但仍然頑強地執行著。探測艇上的科學家們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儀器所顯示的資料,這些資料如同珍貴的寶藏,每一個數字都可能隱藏著關於能量漩渦的秘密。

透過對探測艇傳回資料的深入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個能量漩渦內部存在著一種奇特的物質。這種物質在高溫和強大能量的作用下,呈現出一種半固態半能量態的奇特狀態。它像是由純粹的光和熱凝結而成,卻又有著物質的實體特性。科學家們將這種物質命名為“熾能晶”。

對“熾能晶”的研究成為了破解“熾焰星團”秘密的關鍵。科學家們動用了飛船上所有的分析儀器,從微觀的量子層面到宏觀的能量結構層面,對“熾能晶”進行全方位的研究。他們發現“熾能晶”具有一種特殊的能量轉換機制,它能夠將恆星的常規能量轉化為一種具有特殊頻率的高能量波。這種高能量波正是能量漩渦不斷吸收和轉化能量的關鍵所在。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逐漸掌握了“熾能晶”的一些特性。他們發現可以透過特定的能量場來操控“熾能晶”,從而影響能量漩渦的能量轉換過程。這一發現為控制“熾焰星團”的能量結構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基於這個發現,科學家們開始設計一種基於“熾能晶”的能量調控裝置。這個裝置就像是一把能夠駕馭火焰的魔法權杖,它由複雜的能量發生器、量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