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生意鋪開之後,原本捉襟見肘的發展經費如同股市那般觸底反彈,逐漸變成震盪向上的小牛市。
從最開始的十萬兩銀子起家費一路狂跌,最低跌至三萬兩銀子後,開始震盪上行,到了十一月份,已經恢復到了將近六萬兩銀子。
期間震盪部分主要是原材料、加工工具的補充與採購,以及廠房設施擴大建設,更新迭代所需消耗的經費,從固定資產的角度來說,其實是一直在猛增。
深秋天氣漸涼,白日漸短,山脈林子裡枯葉也堆了起來。
明安張羅著眾人把山鎮周圍的枯葉清理了漚肥,再構建一大條森林防火帶,反覆叮囑注意防火,這才安心不少。
天一冷,人再這麼一安心,嘴巴就饞了。
天天紅薯粉條粉條紅薯,人也是會膩歪的,想著現在反正有錢了,不能光攢著當守財奴,而忘記了生活最美好的樣子,該享受還是得享受一把。
如今山鎮裡又遷來很多人,瞧這勢頭怕是年底能突破三千人。
鎮子裡的百姓比外面可有錢得多,很多工匠手藝人知道這兒能吃飽能賺錢後,慢慢也都搬了過來。
哪怕不好搬的,也在鎮子裡開了個鋪子做長期生意,儼然有個小山宗關的範兒了。
走過老李家開的鐵匠鋪,老李恭敬朝明安行了個禮繼續忙活,明安見他正敲敲打打做一口銅盆,應該是給哪家閨女打嫁妝,忽然靈光一閃,找老李下了個大訂單,驚得老李一陣咳嗽。
訂單有些大,全鎮鐵匠一起出動,才吃下明安這五百來個古怪造型的銅鍋訂單。
銅鍋正做著,明安又讓根叔進幾頭殺好的凍豬肉凍羊肉,梆硬的那種,再買些草藥大料芝麻醬和蔥蒜,周根叔笑呵呵出發,猜爵爺八成又是要給大家整什麼好吃的。
東西全買回來,明安把大食堂的嬸孃們都招了過來,讓她們用刨子刨凍豬肉和凍羊肉,刨成一片一片的薄片,再按明安教的方子和比例,用大料和蔥蒜配好紗網大料包,芝麻醬和蒜汁食鹽一起熬了好幾鍋,足足裝了十來桶,這才算完。
正好銅鍋也做完了,明安再一次集合眾人。
這一回,沒那麼多廢話,明安直接開口說道,“深秋天寒,請大家吃頓好的,每戶發銅鍋發肉片,我教大家怎麼做火鍋。”
後面就是演示這老北京銅鍋該怎麼用,怎麼加炭,怎麼放大料,肉片涮熟後怎麼蘸醬,看得眾人一愣一愣的,口水直流。
明安是個怪癖性子,很喜歡看這些九州古代百姓沒見過現代人世面的樣子,教完眾人立馬就安排三嬸以家庭為單位,給大家發鍋發肉發料包發麻醬。
當晚,在試驗田裡仔細檢查一番花生長勢,明安又把一些林中找到的好作物用春江花月指滋潤一番後種在田裡,出了試驗田。
試驗田門外大棚,居芒大爺一家子吃火鍋正吃得火熱。
他那得失心瘋的婆娘,歪頭咧嘴笑著,以一個別扭姿勢彎曲手臂捏著筷子夾鍋中涮熟的肉,也不知道蘸醬直接送到嘴邊嚼得很香,口水不受控制的從嘴角淌了出來滴在胸口的圍脖上,嘿嘿傻笑著嚷嚷,“肉……肉……好肉……好吃……”
居芒拿過脖子上的毛巾替婆娘一點點擦著淌出來的口水,幫她又涮肉又蘸醬的一筷子一筷子喂到她嘴裡,眼神滿是憐愛與深情。
靜悄悄看完居芒一家子吃火鍋,明安嘴角揚了揚,邁著輕輕的步子往議事堂方向慢慢行去。
明安現在住處就在村中議事堂後,方便晨起辦公吩咐事情,晚上整理完資料後回家就直接睡覺。
試驗田和議事堂要跨過整個街道,此時日光已經黯淡,街上家家戶戶燈火點了起來。
在這昏暗的街上慢悠悠踱著步,街道上冷冷清清的,行人都趕回了家,惦記那口火鍋。
空蕩街道,晚風再這麼一吹,有些寒意,明安攏了攏領口。
街道兩旁的家家戶戶,都是水汽升騰鍋氣直冒,忙碌一天的大人們,還有上了一天學的娃兒們,笨拙地模仿白天明安演示的那般,夾肉、燙肉、沾醬,最後送入嘴裡。
入嘴的一剎那,一家人如同化了一般,沉醉於這幸福的一刻,然後開心搶起肉片大快朵頤,邊吃邊唸叨爵爺的好,期盼著心善爵爺萬歲萬萬歲,能帶著大家一直開心吃肉,開心幹活,直到永遠。
明安莞爾一笑,眼睛有些朦朧起來。
上次一次傷感還是對月飲酒吟詩,讓柳如天瞧了個正著,還猜到自己不是師父帶大,真身是個謫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