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明安開始被柳如天“放風箏”,能夠自由出海釣魚數日不歸,自己前往北境的頻率變得更頻繁了些。
當初領地選擇灣北,最大的原因灣北是東海國離北境國海上路線最近的港灣。若不是為了營造出北境國乃方外之地的假象,東海國和北境國交易必須繞大老遠透過旺財島,用北境的那些蒸汽輪船,一日就能跑好幾趟來回。
自己的這艘釣魚快艇,舢板底下隱藏了一個船用發動機,出海之後在荒蕪人跡的海面上,機巧變幻出隱藏發動機一鍵啟動,明安滋溜一聲就能往北逆流猛進,不消兩個時辰的功夫就到了北境海岸線,再騎上部下備好的快馬巡視北境國,指導北境各處生產建設。
鍊鋼技術,是明安在北境國剛建立之初,最開始抓的關鍵科技樹枝幹,也是北境國加入九州體系,第一個能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領。
北境海運局正式建立以後,明安便制定好了前期兩大主要對外輸出的貨品,便是這棉紡織品和鋼製用品,都是亂世九州最為稀缺的軍用物資。
憑藉現世科技解放生產力,加上麾下收羅的各式人才開動腦筋,明安手下北境國的鋼材生產成本和棉紡織品生產成本相對九州而言,簡直低得離譜,質量還驚人的好。
只是商品輸出時,上明安取了個巧,生產的鋼材質量最優異的一批,明安留作自用,而真正對外銷售的,都是品控相對較次的一批。
即便品控較次,也比九州那落後的鍛鐵技術強得多,再加上低廉的成本使得商品價格較低,北境這些物資拉出海,每次都是賺得盆滿缽滿,瘋狂掠奪沿海諸國的財富。
仔細閱讀著手下呈遞上來的海運商品銷售報表,明安不得不感慨,“亂世的軍用物資,是真他孃的賺錢!”
賺女王老婆的錢,賺沿海諸國的錢,再把錢買成九州的關鍵資源,全部用到北境擴大再生產,像滾雪球那般不斷往大滾,造槍造炮造船造艦。
明安有把握,再給他十年的時間,憑藉北境的龐大軍事規模和科技實力,橫掃九州平定天下,不是什麼難事。
如今北境與外界物資交換緊密高效,人口也在不斷增長,造船的進度大幅度提升,僅半年不到的功夫,五艘黑甲炮艦接連下水。
北境自制的新一批艦船,犧牲了一些續航,更注重軍事戰鬥能力,若是造好了就這樣放北境吃灰,等到十年後再出山再用,明安感覺也挺可惜的。
想起現世海洋文明的崛起,而如今自己手上的牌面正好具備當這個海洋霸主的所有條件,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明安給如今已經是北境海軍第二艦隊提督的燕海平下了指令。
“率領遠洋鐵甲船,三船為一編隊,環繞九州外海,搶奪東南海域大島,作為橡膠、水稻等重要戰略物資生產基地!”
北境之地位處溫帶,土地肥沃但是氣候較為寒冷,全面日照也相對短,哪怕是有著春江花月指育種高產作物,一些適合熱帶亞熱帶溼潤條件的作物,在北境的長勢並不算好。
如今手上動力艦船越來越多,而且北境又是九州大陸唯一一個具備無視風向順逆流,在外海自由穿行技術的國家,此時若不趁九州不重視制海權之際,慢慢悠悠不爭奪外海諸島的控制權,萬一九州科技發展起來了,發現海外諸島的重大價值,再去人家手中搶,那可就費事得緊。
此時的燕海平已經和樊英成了家有了孩子,成家立業再無後顧之憂,雄心勃勃正想大幹一場。
聽說老爹燕凌天又回到海上,率領明安設計的霸氣炮艦威懾九州諸國,威風八面的樣子帥氣得掉渣,心裡早就羨慕得勁,多次嚮明安請命想下海帶兵,都被明安以“餓戰”之法吊著胃口。
現在艦船漸多起來,作為商用之餘還有剩,左輪手槍也已經初步實現三千名海兵的批次化裝備,明安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成熟,這才放出燕海平這頭餓狼出海掠奪島嶼。
“要求三點。第一,避開九州諸國海軍,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們在構建遠洋包圍圈,若是發現敵軍,必須全部拿下,做思想工作全部轉化為我們的人,絕不能放出一個人走漏風聲!”
“第二,若是島上有原住民,儘量與之交好,若是實在談不攏,再展示我北境國的強大武力讓他們臣服!”
“第三,沿途必須繪製精細海圖,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定期安排人送回來給我,對我們北境大業佈局有用。”
高坐堂上,明安喝了口清茶,威嚴目光掃視堂下整齊站立的戰鬥服眾將士,對在場諸將,尤其是為首的燕海平和燕凌天嚴肅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