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章 新月明城

策馬橫穿東海國,出了山宗關後,明安親眼看到一副景象,心中大為欣慰。

山宗關到月明城之間,原本是夯實的土路,平時走還好,下雨天走起來有些不方便。

如今泥巴路已經升級為水泥路,一路往入山口方向蔓延,彷彿像回到了現代化的農村。

從天下山河策可以清楚看清全景,這水泥路自山宗關而出一直鋪設到月明城,還在不斷延伸,如今各城之間都在進行道路翻新與鋪設。

這是駐守牧林城鋒曹柱,在逐步掌握水泥工藝後,使得產量一路暴增,高過了各城修建城牆和樓房的需求量。

水泥這東西容易受潮變質,產出來不用很浪費,曹柱嚮明安詢問是否修建新城用掉這些多餘水泥,得出否定答覆後,便想到了給現有的城池和道路進行水泥化改造。

明安聽完曹柱的想法,立刻批准了這計劃實施,還好好表揚了一番曹柱,讓其他人多向他學習,如何開動腦子挖掘內需,將過剩的生產力變成領地的實力。

俗話說得好,想要富先修路,整個月冥山脈的五大城池之間都鋪設水泥路,將會進一步提升百姓流動速度和物流運輸水平,直接拔高明安手上發展速度。

有了水泥路之後,現在山宗關和月明城互動極為緊密,街上穿行的都是各國商客,直接把這座關卡拉成東海國僅此於臨墨的第一富關。

騎馬走在水泥路上的感覺,平穩又舒適,就連馬沙拉弟跑起來蹄子也輕快很多,嘚吧嘚吧很喜歡這種踩在踏實道上的感覺。

就是現在正值午後,一路上的人流很密,大家夥兒都喜歡車子推在水泥路上的紮實輕快感,兩邊空出來的那些泥地沒人愛走,就喜歡聚在水泥路上人頭湧動往山裡趕,馬沙拉弟沒法跑快。

明安索性讓馬沙拉弟信步慢踱,自己高高騎在馬上,任由涼爽的秋風拂面,欣賞兩邊原野風光。

月冥山脈五座城鎮,自外而內依次是月明、進寶、牧林、肅金和龍障,除此之外,明安就不讓再建城了。

城不讓再擴,人數增長上卻沒個停,九州各地的窮苦百姓不遠千里趕來,月冥山脈的人數即將突破三十萬之數。

百姓們見城裡住不下,就在城外和主幹道邊上定居,山宗關和月明城兩邊就住了很多百姓,沿著山勢開闢了一片又一片的梯田,望過去有股怡然的田園風光。

這些百姓種的作物也不是九州大陸的尋常作物,都是明安從憑藉現世眼光收集來的紅薯,花生,番茄,胡蘿蔔這些新一代農作物。

種出來之後,百姓把這些作物賣給月明城交易所,換得銀錢繳稅,買化肥,剩下便可以買吃穿生活用品。

在明安的產業鏈佈局下,百姓逐漸從傳統農業自耕自足,邁向新農村經濟作物的經營模式,收入比傳統農業大幅度提升的同時,更加強了百姓對月明郡的歸屬感與凝聚力。

正好路過一間路邊茶攤,來往商客很多在這裡打尖,省錢的點個炸花生加上涼拌番茄,吃得有滋有味,奢侈的點一碟辣油涼拌豬耳朵,吃得欲罷不能。

明安叫了大份白糖涼拌番茄,和馬沙拉弟一塊分著吃,吃著熟悉的酸甜多汁口感,明安和馬沙拉弟同時發出舒服的吐氣聲,心裡感嘆。

“汁液足,很夠味,今年收成不錯。”

再次啟程,慢走一個時辰終於回到了月明城。樣子和之前變化沒太大,還是那繁華的機關城景象,畢竟該建的都建了,無非就是人流又多了些,房屋裝飾更好看了些。

居民的衣物布料還是麻布,想來是棉花種子特意囑咐居芒往龍障城最裡面種,還沒擴大的緣故。

明安自言自語嘀咕,“不急,還是第二年,爭取第四第五年的時候,每個人都穿上暖和舒適的棉布衣。”

還沒進城,有些眼尖的百姓已經認出明安和他那匹顯眼的馬沙拉弟,眾人響起激烈的歡呼聲,匍匐跪倒一大片,紛紛向這一切繁華富足的締造者民安王,致以最高的敬意。

明安騎在高高的馬沙拉弟背上,面帶微笑揮手,朝眾人答禮。

月明城中各業務骨幹聽到手下的回報,說王爺回來了,紛紛放下手中活計,爭先恐後趕了過來,圍在明安邊上,操著朝氣昂揚的語調,興奮彙報著自己工作進展。

太行大捷以來已經過了一年,每個人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水泥路,梯田,經濟作物,民安商隊,更優質的產品和更高的生產效率,這僅僅是月明一城的變化,而隱藏在深山之中的變化,更加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