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連下了命令,讓手下與東海國各基層官員聯絡,凡是有民安王煉製的鹽,予以最嚴苛的稽核與刁難,阻礙他在地方的售賣。
不到一個月時間,明安將灣北的鹽場給建立起來了,向市面上投放了第一批食鹽。
只是這食鹽沒有用自己的名號,售賣的也不是行商,而是叫“柳氏雪花鹽”,由柳如天手下的皇商專門運輸到地方轉賣。
這柳氏雪花鹽雪白細膩,口感沒有粗鹽的苦澀,價錢還比粗鹽便宜了少許,一下子便引爆了市場,引起雪花鹽的哄搶浪潮。
甚至一些刀口舔血的豪俠,偷摸著從東海國夾帶雪花鹽出關,往其他國倒賣。
東海國邊關守衛士兵,敲了敲往來挑夫的竹槓扁擔,聽出裡面不太正常的聲音,明知有問題,收了一兩銀子後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行。
那些地方官都是世家子弟,接到族中命令本來還想刁難,可“柳氏”加上“皇商”兩大名頭,壓得眾人喘不過氣來,誰也沒敢阻攔。
柳氏王族以往是有鹽場的,只是煉鹽工藝遠不如多年從事鹽業的門閥世家,煉出來的鹽又貴又難吃,百姓都不認賬,只吃世家煉的。
鹽場年年虧損,先代女王無奈之下,只好將這產業售賣出去,換作皇室土地,算是退出與鹽業世家的競爭。
從柳如天口中知曉了這些往事,明安稍加思索過後,便放棄了以民安王身份的煉鹽,改成替柳氏皇族煉鹽,自己負責生產煉製,由柳如天旗下皇商運輸售賣,利潤和柳如天對半分。
柳如天本想哄明安開心,順便噁心一下鹽業世家,這才爽快答應的,沒想到平白無故又多了一個賺錢產業,心裡感覺很受用。
那些世家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便鼓動自家領地上的鹽戶來臨墨鬧事,說柳氏雪花鹽破壞市場,斷了其他鹽戶的活計。
明安也很乾脆,給眾人兩條路選。
“第一,鹽場賣給皇室,鹽戶易主柳氏,一齊生產柳氏雪花鹽,保障鹽戶權益。第二,不肯商議賣鹽場,又煽動鹽戶鬧事,有謀反嫌疑,相關支持者連坐,舉報線索者脫罪。”
正好楊伯成從太行郡換防,在臨墨京中休養,明安第一次啟用兵馬大元帥印,命他調集三千部隊,以實戰軍演為由,將那幾個鬧事的鹽場給圍了,繞著鹽場不斷跑馬威懾,手段很是強硬。
柳如天是個膽小性子,有點怕明安玩過火,明安只是笑了笑,示意柳如天不要做聲,看自己表演。
鹽業世家是一個聯盟,但這聯盟中有大有小,並算不可靠,小世家只想掙錢,沒想賭命,便找上了明安願意賣海濱鹽場。
沒想到的是,明安並不是要買下他們全部的鹽場,而是以股份為劃分,分作了幾份,四分歸柳氏王族,三分歸民安王府,三分還是歸世家。
好處就是可以引入柳氏雪花鹽生產工藝,產出的鹽也被貼上柳氏雪花鹽商標。
聽了這好處,這些投靠而來的小世家有些心動,可自己還是虧了產業股份,心裡難免有些膈應。
這時候,明安便掏出自己已經玩得比較溜的民安股票,把這股票好處給眾人一通講解。
“有了這個東西,每年就能按股票持有額參與產業分紅,相當於我用我的產業,跟你們交換了一部分產業,你們覺得如何?”
見這些鹽業豪紳眼睛睜得老大,一臉難以置信,糾結掙扎的神情表現出距離做出決定,就差一線。
明安鼻哼一笑拍拍手,示意杜小小從府中倉庫拿出早已備好的東西,一副極為精美華貴的玻璃九州棋,看傻場上所有鹽業豪紳。
“本王從仙界帶下來的產業,超乎你們想象。跟著本王走,不會讓你吃虧。”明安懶洋洋仰著身子說道,“投資,最忌諱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指望那點鹽場賣鹽能值幾個錢,但凡各國阻塞一下鹽路,你們就收入大減。”
“如今本王就給你們這一次機會,加入到本王樹下好乘涼,錯過了就再也沒機會了。從現在開始倒計數,十、九、八……”
威逼利誘,加上倒計時壓迫,豪紳世家不敢再猶豫,搶著把產業賣出了七成,明安也依諾兌付了一定數量的股票,讓世家原本純粹的鹽業家產,變成了大量金銀加三成鹽業股份和民安股票的組合體。
得了這些鹽場後,明安沒有進一步插手,只負責更新工藝和給予貼牌權,鹽業生產還是交託給這幫人管理原本的鹽戶。
率先和明安妥協的分得了好處,這所謂的鹽業聯盟沒多久便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