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設計只能舒舒服服住五千人,當人數漲到三千人時,明安就加嚴了准入門檻,三百號來的人之中,只有二十號最厲害的匠人能進去,不到一成。
剩下的九成人住窯洞大宿舍,吃粉條配紅薯管飽,明安也沒讓他們閒著,紛紛加入挖洞和機巧製作大軍,算是以工代賑。
眾人有口飽飯吃,有個溫暖地兒睡,能活著已是萬幸,至於幹活也是坦然接受,畢竟這年頭哪家貴族會白給食物白給住。
只是看著鎮民衣著光鮮大口吃肉喝酒,還是打心底裡羨慕啊,很多人都求著爵爺能給個領民戶籍,保證以後拼死為爵爺幹活。
明安只是笑笑然後讓張輔給出了告示。
告示寫著,後面月冥山脈深處還有城鎮正在建設,甚至條件會更好,到時候可以容納更多居民,申請條件也會適當放寬。
原則上還是擇優錄取,要那種認真勤奮能幹活的,認可集體價值觀,對集體有強烈歸屬感的。
這些指標都會在日常表現中被觀察並記錄下來,所以請各位認真努力,好好表現。
明安這個人不厚道,很不厚道。
他自己對百姓最是需要,巴不得一個兩個都留下來進北境,可硬是學了現世飢餓營銷那些招,對眾人一頓耍猴,把一個兩個耍得嗷嗷叫,急紅眼拼命幹活,認真學習,為了成為爵爺的領民而努力。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只有自己拼了命掙來的,才會珍惜,才會擁護。
這種競爭內卷還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原本還有些想著災害過後再回去的百姓,被這氛圍一感染,也想爭一爭這爵爺領民的身份。
氣氛完全點燃了,明安繼續火上澆油,開始做思想工作。
首先是讓鎮裡出些嗓門大聲音好的,帶眾人唱歌,唱的就是那些人人平等互助,團結一心為集體,和九州大陸不太一樣的新價值觀。
時不時搞些比賽,唱得好的獎勵大塊臘肉,搞得現在鎮外百姓睡前都要哼哼兩遍,歌詞記得倒背如流。
這還不夠,明安繼續添磚加瓦,開訴苦大會,讓眾人挨個上臺罵世家罵地主罵腐朽無能的官老爺,誰罵得爽快,講得感人肺腑,同樣賞肉賞糕餅。
漸漸的,百姓都接受了一個觀點,便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
明安這裡的官,他們都瞧得敞亮,像車小芸張輔這些什麼總工啊經理啊,都是明安手上的官,帶領眾人幹活。
這些官各個都有大本事,幹得也比眾人苦,為人寬厚有人情味,在明安的帶頭作用下,純靠領導魅力服人。
完全不像九州大陸上,鄉下那些官老爺啥事不會,就想著欺壓百姓作威作福。
另一方面,明安手下這些新生代官員,要求雖高幹得苦,但賞賜也是真肥厚啊!
且不說頓頓有肉有糕點,每幹出階段性成績,爵爺就拿銀子出來賞賜一番。
小丫頭車小芸身上都攢了一堆銀子,每天樂呵呵吃各種新奇點心,還買上好的小魚乾喂她那隻橘貓大雞腿子,瞧得眾人那叫一個羨慕啊,夢裡都夢見自己變成了車小芸懷裡的小貓咪。
普通百姓想靠努力成為領民,領民想學本事成為負責人,負責人想立功造福百姓,獲得巨大的精神成就感和豐厚的獎勵。
時間推移,一套完整的晉升體系在百姓心中立了起來,再加上新式的思想建設,鎮外百姓們對原本的九州漸漸生出一絲隔閡。
眾人只覺得,原本的日子就是被那些地主官老爺當豬當狗奴役,而在爵爺這裡起碼可以正兒八經當個人,當個靠努力便能步步高昇“大寫的人”!
現在的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大幹,只盼著能正式加入爵爺領民行列,過上有人格尊嚴,有上升渠道的好日子。
後面來的流民越來越多,不過思想的傳遞也越來越快,每個前面來的人,都會影響後面來的人,把大傢伙的想法統一在同一個頻道上,甚至明安都不用刻意去引導,百姓們會自發的內部傳染和發酵。
寒冬過半,來的流民越來越多,擠得山鎮外面到處是人。
在明安有些擔心窯洞數量應付不過來時,曹柱連夜派人傳來了好訊息。
“牧林鎮通路已經基本完成,鎮口邊牆完成合圍,可派人前來墾荒。”
曹柱這封信來的很是時候,明安當即開始安排新一批開荒大隊,人數選拔上,除了鎮外百姓,鎮內的百姓也可以報名前往。
寒冬臘月,開荒是很要吃些苦的,眾人都清楚,不過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