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這就可以了嗎?”小姑娘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徒兒還以為要很複雜呢!”
“對呀,這就可以了。”蘇長泠輕巧頷首,“對於新入門的修士而言,認清並找準自己的道心,才是修行的第一等要事。”
“——只要找準了道心,就可以開始初步的修行。”
“初、初步的修行……”程映雪懵懵懂懂,她師父教給她的、有關修行的概念,好似和她從前在書中瞭解到的不大一樣,“那弟子接下來是應該……”
“以商入道,自然是該好好經商呀。”蘇長泠不假思索,小姑娘聞言倒是越發懵了:“就、就一個好好經商?”
“唔,基本上吧。”少女撓頭,她餘光瞥見程映雪面上那股子迷茫之色,稍顯遲鈍的腦瓜裡忽縱過一線恍然。
“哦對,差點忘了,你從前一直生在內宅,也沒機會接觸過這些,好像還不大瞭解修行的具體概念。”
“是我的錯……來,程姑娘,過來坐,我給你好好講講我們修士的修行。”蘇長泠轉過了那個彎兒來,忙不迭抬手招呼小姑娘在石桌前坐好,順便又給她準備了點平日山上用來哄小弟子們用的果汁和包餡兒點心。
“修士的修行,大致上可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修為的提升,一個是心境的提升。”少女聲線平緩,就手端起桌上裝了果汁的小茶盞,並將之遞到了程映雪面前。
“修為和心境的關係,就像我這手裡的杯與水。”
“嗯……修為是水,心境是杯?”小姑娘思索著細聲提出自己的想法,“修為越高,杯子裡的水越滿;但心境越好,杯子越大,杯子裡所能裝下的水也就越多?”
“對,正是這樣。”蘇長泠含笑點頭,“程姑娘,你的悟性很是不錯。”
“修為與心境相互依存,同時又會相互制約——有些人的心境上佳,但入道修行的時日太短,所以杯子寬廣,可杯中的水卻只有淺淺一層,於是潛力十足,卻要時常受到自己尚且淺薄的道行掣肘。”
“這樣的修士,前期修行起來大多都十分順利,因為他們的心境本身早已大大超過了自己當前的境界,只是囿於積累不夠而尚且不能晉升——一旦修為補齊,那他們的進境速度便會如大鵬乘風,一日所行,不下千里。”
“與之相對的,有些修士的修為雖已在同境界內罕逢敵手,卻因心境問題遲遲得不到提升——這樣的修士,他們心中若無特殊執念,便多半是品行不佳,來日你若見了,記得儘量繞著些走。”少女面色微冷,那模樣瞧著似回想到了什麼不好的東西。
“噗,品、品行不佳!”小姑娘被自家師父這直白又簡單粗暴的話逗得險些噴出一口果汁。
“有些人心眼小又生性刻薄,時常因貪生妒,因妒生怨,最後那怨在心中橫亙久了就成了恨意——恨意纏身,最易心生魔障。”蘇長泠面不改色,她其實不太明白麵前這小丫頭在笑些什麼。
“如此因貪妒而生出滿身魔障的人,他們的品行又能好到哪裡去?”
“唔……這麼一說倒很有道理。”程映雪若有所思,“那師父啊,如果說,心境決定了修為的上限……那麼修行境界又是怎麼回事啊?”
“喔,那個相當於是杯子和杯內水的高度。”蘇長泠抬指敲了敲杯沿兒,“修行境界這東西,實際上更偏向於是人為劃分出來的。”
“——修士們為了區分彼此之間境界的高低,從修為、心境和能力上,綜合劃分出了幾重修行境界,只要你在這三者上均符合下一境界的要求,並渡了天劫,那就算是境界已得到了提升。”
“所以有的人修行的境界雖高,但實際上,他每重境界都只是擦著邊過的,相當於杯子長得高,但是比較細,杯中水倒出來,有可能還趕不上比他低一個境界、但心境遠勝於他的人多。”小姑娘舉一反三式的提出個新猜想,“所以,實戰起來,他就有可能比拼不過後者?”
“對,有這種可能。”蘇長泠甚是讚許地點點腦袋,眼中是渾然不加掩飾的欣賞,“畢竟同樣的一道術法,心境越好、基礎越牢,修為越紮實的人使用出來,威力便越強。”
“倘若另一人除了境界之外並無半點長處,那他因境界的差距而造成的這點優勢,很容易就被另外三者抹平甚至超越了。”
“這就是我們所謂‘跨階戰鬥’產生的根本原因。”
“不過,這世上並非所有人都追求基礎的堅實,也有不少追求不斷提升境界,試圖以遠超他人數重的境界,強行壓制同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