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能生存下去。”
眾人紛紛點頭,決定將這個計劃付諸實踐。
下午,鄒善便帶著小花園裡收穫的糧食,在路邊向路過的難民派發。他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手中的糧食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他的身旁,周倉則將種植和養殖的技巧教給了那些難民。周倉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他耐心地解答著難民們的問題,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種植和養殖。難民們的臉上帶著感激和希望,他們認真地聽著周倉的講解,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
關羽教導著那些難民防身的技巧,他儘量讓難民們遇到那些欺壓他們的官兵有反抗之力。他耐心地向他們示範著如何躲避敵人的攻擊,如何利用周圍的環境來保護自己,如何運用簡單的武器進行自衛。
,!
他的教導方式既生動又實用,讓難民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難民們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他們對關羽的教導充滿了感激之情。
難民們開始積極地學習防身技巧,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在關羽的教導下,他們逐漸變得堅強起來,不再是那個只會任人宰割的弱勢群體。
這時,意外出現了。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揚起的塵土在空中瀰漫,彷彿預示著一場風暴的來臨。一大群官兵如潮水般湧來,他們面色凝重,手持鋒利的刀劍,整齊列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斬了鄒善,為那些被他殺死的官兵報仇。
官兵們的首領面色陰沉,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鄒善。他的聲音冰冷而嚴厲,彷彿從地獄中傳來。"鄒善,你可知罪?你殺死了我們的兄弟,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這些官兵的到來,也有威懾難民的意思。他們要讓這些難民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他們必須服從朝廷的命令。他們要用鄒善的死,來警告這些難民,讓他們不敢再犯。
鄒善見狀,毫不畏懼地站了出來。他挺直了身軀,面對著官兵,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你們這些無良的官兵,休想傷害無辜的百姓!”鄒善怒吼道。
周倉和關羽迅速護在鄒善兩旁,他們的神情肅穆,準備迎接一場激戰。
官兵們被鄒善的氣勢所震懾,一時間竟有些猶豫不前。
然而,為首的官員卻惡狠狠地下令:“給我上!抓住他們!”
戰鬥一觸即發,鄒善等人與官兵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他們身手矯健,配合默契,讓官兵們難以招架。
在混亂中,林夜帶領著一些難民悄悄地繞到了官兵的後方。他們點燃了早已準備好的火把,將官兵的退路堵住。
“大家一起上,為了我們的自由!”林夜高呼道。
受到鼓舞的難民們紛紛拿起手邊的工具,加入了戰鬥。他們的勇氣和團結讓官兵們感到震驚。
漸漸地,官兵們開始敗下陣來。鄒善等人趁機發起反擊,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最終,官兵們狼狽逃離,留下了一片狼藉。鄒善望著歡呼的難民們,心中充滿了欣慰。
“我們做到了!”他激動地說道。
這場勝利不僅讓難民們重獲信心,也讓他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戰後,鄒善召集了難民們,告訴他們:“我們雖然暫時打敗了官兵,但這只是一時的勝利。我們要學會自強,才能真正擺脫困境。”難民們紛紛響應,他們開始主動學習種植和養殖技術,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樹屋附近的田地漸漸綠意盎然,牲畜也茁壯成長。難民們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他們對鄒善等人充滿了感激之情。
然而,正當一切看似向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旱災襲擊了這片土地。田地裡的作物枯萎,水源乾涸,人們的生活再次面臨困難。
鄒善焦慮地看著旱災給難民們帶來的痛苦,他意識到僅僅依靠樹屋的資源是無法應對這場災難的。於是,他決定帶領一部分年輕力壯的難民,外出尋找新的水源和食物。
在艱苦的旅程中,他們遭遇了種種困難和危險,但鄒善始終鼓勵著大家堅持下去。終於,他們找到了一條清澈的河流和一片富饒的土地。
鄒善帶領難民們在這裡定居下來,建立了新的家園。他們辛勤勞作,開墾荒地,引水灌溉,使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
鄒善會經常回去看林夜和林晝,但每次去的時候,他發現兩人總是蹲在樹屋附近,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一天,鄒善會忍不住好奇地問:“你們倆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