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祭之後,皇帝尤里安三世便再也沒有任何理由‘挽留’從戰場歸來的大貴族們了。
皇帝答應了安潔莉娜的政治主張,但是以宮廷事務繁忙,召回總督有一系列事務需要處理。
防務交接、府庫賬目清點以及大量的人事工作啊什麼都很麻煩。
安潔莉娜表示不聽你這廢話了,就給三天的時間,辦不好的話我就自己動手了。
皇帝沒有正面答應,但是安潔莉娜已經要軍功有軍功,要聲勢有聲勢。
不管皇帝同不同意,有元老院那群貴族的幫襯,她是真的能親自動手去揚了那總督了。
到時候,皇帝若是想來問她的罪,只能調派大軍征討這位大伯爵。
帝國剛剛在北境損失了這麼多人馬,西部行省還鬧著叛亂。
沒有貴族們的支援,皇帝他能問罪一方大伯爵嗎?他沒那個能力知道嗎。
安潔莉娜帶領安蘇他們回到薔薇家族在卡爾德拉的宅邸。
並正式授予安蘇方旗,自此他便晉升為方旗騎士。
普通的騎士,只是貴族階級的最低等,出行和作戰的時候是不能打起自己的旗號、懸掛個人紋章的。
只能使用三角旗或者燕尾旗等一般裝飾物。
必要的社交場合也只能打起主家,也就是薔薇旗幟,否則就是僭越。
方旗騎士則就可以處處標榜個人或家族的紋章徽記。
剛完成晉升儀式,他們便得知了一條不好的訊息。
皇帝趁著英靈祭的時候將這些軍團高層給控制在君臨堡,實際上派出了自己大量的心腹前往各軍團使絆子、拆臺子。
安蘇也回想起來,當初卡爾德拉舉行凱旋儀式之時。
自己也曾經收到過宮廷下發的措辭嚴厲的文書,要求自己趕緊去營中報到,並且要前往西邊的駐地。
具體情況是,有自宮廷而出的賞賜,讓眾將士歡喜。
然後便有眾多騎士帶領人手將各軍團中的不少軍官都控制住,沒有背景的平民全部罷免清退。
這些人根本沒能造成多大的反抗,甚至還有一小部分鬧事的被下了大牢來震懾眾人。
真實的,哪有校場領賞不著甲冑的。
有爵位身份之人則被控制起來,兵將分離,不得自由。
然後自有直屬於皇帝或者皇室勢力的人強行佔據這些領導崗位。
“難怪英靈祭上,皇帝一出手就是五位騎士,看起來這麼大手筆,之後卻熄了火沒有再繼續動手,感情他的直屬主力派出去幹這事了。”
安蘇如此感慨,不過眼下不是計較這事的時候,當下的重點是:皇帝他不講武德竊軍權了,這已經是能引起貴族們眾怒的事情了。
安潔莉娜想通此事,若英靈祭上,安潔莉娜的勢力全部被三皇子亞倫給抹掉,然後在把她本人困住。
那麼,恐怕真會被皇帝得手,後果當真是不堪設想。
可現在,安潔莉娜重新得自由,且麾下仍有四位騎士效力,其中還是一位剛剛得到神兵的方旗騎士。
但凡有血性的,如何能忍受皇帝這樣的損害。
於是她立刻書信從戰場歸來後解散了徵召兵回領地的薔薇家族麾下幾位男爵,要求他們重新招募兵馬,為自己壯大聲勢。
雖然他們現在被皇帝任命的總督管轄著,但是安潔莉娜才是他們的伯爵君主,是他們需要效忠的物件。
安潔莉娜之前跟皇帝是政治鬥爭,他們沒有參與。
而現在,封君要跟別人兵戈相向了,他們就有義務為封君出兵出力了。
而且,皇帝此次謀劃也是全力以赴的,受到侵奪的不止第三步兵團。
除了皇帝本人勢力動手之外,作為他的助手,三皇子勢力的主要任務是侵奪第三步兵軍團。
大皇子則是第一騎兵軍團、二皇子則是第一步兵軍團,這些步兵軍團的帝國軍團士兵,以及騎兵軍團的具裝騎兵可都是相當強悍的戰鬥力,比之那些徵召兵重要的不止一點半點。
所以貴族們一定會死守自己的軍權利益,在動員封臣們的同時,安潔莉娜也立刻寫信與各大貴族串聯,準備一同向皇帝施壓。
這些訊息在貴族之間迅速傳播,一天的時間就鬧得滿城風雨。
英靈祭上確實有一些家族的實力折損嚴重,比如大皇子負責料理的第一騎兵團。
軍團長麾下騎士在英靈祭上被大皇子的人全部打倒,活下來的幾個全是重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