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母親孔喜梅來自海外天星島,祖上曾經是太乙星上的大家族。
後來道君老祖在外界失去訊息,留在太乙星各大陸的分支族人慢慢失去聯絡,便紛紛隱跡藏形。
隨著時代變遷,天星島上的孔氏家族沒落,傳至母親手上之時族中只剩幾個小輩和一位叔祖。
海外生存不易,暗中又有宵小窺伺。在遭遇一次次莫名劫殺後大家被賊人衝散,僅剩她和老祖兩人。
老祖自感實力低微,就帶孫女避禍遠赴內陸南陵郡。
但他年事已高命不久矣,索性就將母親孔氏送到好友秦一川家中。
只因秦一川有靈根,是一個他看好的修士,家中又有三個與孫女年齡相仿的小兒。
以後誕下後代,出修士的機率比較高一點。秦家也算是修仙家族,大機率能延續孔氏傳承。
只是不料這枚玉簡的禁制,對於練氣修士來說太過強大,從來沒有被人發現端倪。
直到秦大力神識突破誕生神念之力,這才重見天日。
秦大力伸出食指,法力從指尖輕輕一轉。
一顆血珠頓時冒出,他往玉簡上一抹。
這是玉簡的第二道禁制,用來識別秦大力的孔氏血脈。
從玉簡中得知,自己因為是孔氏後裔這才從小體弱。母親和弟弟也是一樣,只有突破引氣入體肉身得到靈氣滋養才能改善。
而秦大力猜測孔氏家族沒落,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只是這體質問題為什麼會遺傳,他也想不明白。
而自己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先天主角聖體”?
秦大力不由感嘆。
神識再次探入玉簡,一篇功法頓時投影在識海之中。
《六脈黃庭內景經》,這是孔家從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功法。主修人體六脈,利用六脈之氣強化自身精氣神。
精、氣、神三寶,乃人之根本。
精氣神開闢六脈,分別為衝脈、帶脈、陽蹺脈、陰蹺脈、陽維脈、陰維脈。
修煉《六脈黃庭內景經》的修士,不但法力比同級別渾厚不少,而且肉身更加強悍自帶神異。
只是這上古功法和現在不同,他記錄的境界是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
而秦大力所知現在修士的境界劃分是感氣、引氣、練氣、築基、紫府、金丹、元嬰、陰神、陽神、元神。
秦大力也不去管境界,他得試試能不能修煉《六脈黃庭內景經》。不單是它有完整的體系,還有其中自帶的各系術法。
秦家的《青木典》是被簡化後的木系靈植夫修行法門,不但修煉緩慢攻擊手段也太過單一。
修煉境界秦大力沒太在意,可能是當時修煉環境所致。現在修士把境界劃分的這麼細緻,也是這種體系更適合現在的環境。
只是有一點根本區別。
《青木典》是木系功法,適合木靈根為主的修士。而《六脈黃庭內景經》是金系,適合金靈根為主的修士。
玉簡中說到過靈根相關的東西,所有人都是有靈根的,只是靈根有強弱。
金木水火土五行,每個人都與生俱來。只是有些人五系都很弱,弱到沒有辦法感應到外界靈氣,只能泯滅於眾道途無望。
秦大力現在只希望自己的金靈根強一點,至少需要把《六脈黃庭內景經》入門再說。
不然他空有修為和系統,沒辦法施展《六脈黃庭內景經》內記載的金系術法。
《青木典》所修出來的法力屬於木屬性,只能施展‘木刺術’這一類的術法。
看完玉簡資訊,天色泛白,新的一天即將到來。
秦大力凝神默唸《六脈黃庭內景經》的總綱,開啟六脈內景修行。
“上有魂靈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陰。後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氣所合列宿分,紫煙上下三素雲。灌溉五華植靈根,七液洞流衝廬間。回紫抱黃入丹田,幽室內明照陽門。”
遠處天際,一道朝霞刺破雲霄。
一抹紫氣,撥開晨曦緩緩浮現。
秦大力運轉黃庭功法,冥冥中頭頂脈輪開啟。
功法帶動神念自動一卷,掠來一道紫氣進入頭頂百匯。隨著秦大力有節奏的呼吸,被引入衝脈。
並由頭頂百會開始,向著六脈蔓延。
等經脈迴圈形成後,六脈內景形成。就可以修習對應的分支術法,將丹田法力用術法單獨從各脈釋放出去。
如果是感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