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朝皇帝李申育有三子,武宏三年幼子李景恆因病薨逝,聖心悲涼,為衝煞氣便下旨將雖為舞勺之年卻最像他的嫡長子李景程立為太子入主東宮,這一立便是三十四年,也是自那時開始李景奕心中生出怨恨,埋下禍根。京朝聖上極其厭惡朝中結黨營私,故李景程鮮與朝中百官來往,反而李景奕暗中親近朝中大臣,逐步走進當今聖上的視野。雖然李申器重李景程立為太子,之後卻對李景奕委以重任,多次讓他獨當一面,擔任諸多官職,使得李景奕在朝中威望和影響力迅速提升,也讓他的野心日益壯大。
李景程平日沉默少言,心思深沉內斂,從不強出頭於殿上與百官也少有爭執,倒像是宅心仁厚寬宏大量之人,極像當今聖上李申。反觀李景奕在朝中積極作為,據理力爭,百官評價他智勇兼備果敢堅決,口碑極好。
如今李景奕卻看不透他這位太子哥哥了,坐於馬背上遲遲未動,直到紫蘇趕到他身邊,方才繼續隨大部隊走去。
雷琛帶著眾人還在山間追尋樂翔,秦秦於暗處操縱啐血彎刀阻撓,終是為樂翔創造出足夠的脫身機會。等樂翔脫身秦秦也收回彎刀消失在密林之中。
追尋無果,雷琛只得帶著眾人下山再次翻身上馬一路疾馳趕上前去。
雖然經歷了刺殺,但李景程不為所動,仍舊派人告知父皇自己無事,祭天一事並未耽擱,正常進行,於是大部隊浩浩蕩蕩來到了青雲山下。
此時趕來的禁軍接替早先隋左帶來的巡防營將青雲山團團圍住,而後又排了一萬人陸續上山,自山路延續排列直到山頂,最終將會由五千禁軍護送當今聖上及太子一路上山。
李申身穿正黃金絲大裘冕,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花紋,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種花紋,從車駕中緩緩走出,眾人皆跪,李申抬手由內官攙扶,邁步上山。
李景程緊隨其後,從車駕內走出,李景程桃花眼,深眼窩,劍眉斜飛入鬢角,眼神深邃有力,鼻樑高挺且直,身材挺拔魁梧,身穿淡黃金絲裘冕,盡顯王者霸氣,無需內官攙扶徑直上山。之後便是李景奕,身披金甲紅袍手握寶劍翻身下馬也向山頂走去,假扮親兵的紫蘇跟在一側。此時百官也趕到,隨後衛禁軍一路上山。
不多時眾人來到山頂,穿過門前牌坊走進山門,繞過眾多宮殿來到青雲觀正中修建的祭壇。祭壇整體呈圓丘狀建有四層,每層高八尺一寸,最下層寬二十丈,再上十五丈,再上十丈,最頂層五丈,自下而上有十二層臺階,代表十二時辰,整個壇體沒有一磚一石,皆由土夯成,表面塗抹摻雜稻草的白灰修飾。
祭壇每層設龍旗,頂立方鼎焚高香,青雲山五位掌門站在祭壇南面近前,五人身穿黃色道袍,手持佛塵,束髮白髯目光炯炯。待到吉時祭壇四周奏樂、擊鼓,天子李申與太子李景程一前一後緩步移至祭壇正南當前,身後緊隨李景奕,之後便是文武百官。幾千禁軍環護祭壇周邊,手持盾甲長刀,隋左帶領的巡防營則自動換到百官最外圍守衛,守軍一層一層防守密不透風。
一側內官手持金簿朗誦銘文,宣佈吉時已到,開啟祭天!
牧九州一搖手中佛塵祭壇頂上方鼎之中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各隨行內官手提祭品依次走到近前將祭品擺到太子身前長桌,又奉上長香……
祭天儀式開始。
李景奕此時站在百官身前,心中還在盤算來時到底是誰謀劃的刺殺李景程,此時刺殺太子無疑是把世人懷疑的目光聚焦到了他這個三皇子頭上,那他的謀劃絕不可能再達到預期的效果,到底該如何決斷李景奕現在也毫無頭緒。
就在此時雷琛也上了青雲山,從後方穿越眾人來到百官之中。李景奕自然是聽到動靜,扭頭側目向一側的雷琛看去,眼神充滿殺氣,李景奕雖然拿不準到底是何人刺殺太子,但他總感覺此事與這個巡防營都統脫不開關係,就這樣盯著雷琛,直到內官拖著長音喊道:
“恭行大禮,跪哎!”
李景奕才回過神來,隨著眾人跪地向天地行禮,此時已經接近祭禮尾聲,若再不動手下一步等禁軍收攏護送眾人下山可就沒有機會了。
李景奕心一橫,心中暗想,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大事難成也不能再留太子。於是他看向守衛在最外層的紫蘇,二人對視,李景奕輕輕點了點頭。
紫蘇淺笑,當即伸出食指立於額頭眉心,牧九州與其餘四位師弟本手持佛塵在百官身後,待紫蘇念訣,五人眼神只一瞬同時恍惚迷離。
“去!”紫蘇一聲低語,五人齊齊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