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4節

重誨屢次教唆,終被忍無可忍的明宗誅殺。

&esp;&esp;明宗死後,閔帝李從厚即位,聽信讒言,準備將李秀寧徙封外地處死。

&esp;&esp;李秀寧無奈之下,只好起兵反抗,攻入京城,廢殺李從厚,登基稱帝。

&esp;&esp;面對如此情形,可想而知等下她穿越過去,將要面對一大堆史無前例的爛攤子。

&esp;&esp;北有耶律德光揮師南下,東有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磨刀霍霍,西有孟知祥跨地自立,南方的徐知誥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取代楊吳,四面八方,混亂不堪,可謂是全無一寸清淨地。

&esp;&esp;李秀寧比起唐末帝李從珂,英氣善戰和戰略兵法都頗有過之,已經具備了在亂世中掃平天下的武力值。

&esp;&esp;然而論起文綱晏治、政局大觀,她不能說是在此方面稍有薄弱,只能說是一竅不通——畢竟之前也沒什麼訓練的機會。

&esp;&esp;五代十國時期,帝王們人均名將,除非是奇行種如劉承祐,或是傀儡皇帝如楊隆演之流,否則要想找出一個不會打仗的,實屬比較困難。

&esp;&esp;就連萬朝的帝王地板磚、兒皇帝石敬瑭,青年時也有數騎衝陣,左衝右突,相救莊宗的戰績。

&esp;&esp;然而,這些人大多隻憑一腔血勇,橫衝直撞,如此沒有束縛的武力,彷彿一群侯景在中原大地上撒歡亂跑,不僅是天下禍亂之源,更是生民之巨害。

&esp;&esp;因此,擁有除了武力以外的治世能力就顯得分外重要了,李嗣源治國僅僅是安定一方,“粗為小康”,就能被稱為五代第二明君(第一是周世宗),由此可見一斑。

&esp;&esp;王猛這些日子,就是加班加點地給李秀寧做相關培訓,一應為帝為王的策略悉數銘記於心,確保可以絲滑銜接,無縫上崗。

&esp;&esp;此刻王鎮惡到來,李秀寧不願打擾他祖孫二人敘話,索性拿著鏡頭走出來,和辛棄疾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esp;&esp;辛棄疾此前在開唐位面作客過一段時間,與她頗為熟稔,此刻聽她說了故事的全發展,深感驚奇。

&esp;&esp;治世能力這種東西,真不是想學會就能學會的,都過了這麼久,他不還是不擅長批改公文麼?

&esp;&esp;辛棄疾試探著問:“你一抵達後唐就要當皇帝,到時候你的奏摺——”

&esp;&esp;話音剛落,就看見李秀寧露出一種「你懂得」的神色,帶著三分篤定、三分矜持、三分感激和一分理所當然地說:“這不是有我老師在,可以隨時開影片指導。”

&esp;&esp;辛棄疾:“……”

&esp;&esp;你這個老師認的真不虧!

&esp;&esp;他屈指算了算,王猛現在要同時處理前秦的政務+九州書院的課務+後唐女帝的疑難解答,今天還要給他幫忙處理掉陳朝的兩疊公文。

&esp;&esp;這是何等的卷王,萬朝最卷之人實至名歸。

&esp;&esp;並不存在的良心忽而微微顫抖 jpg

&esp;&esp;辛棄疾不禁搖了搖頭:“再這般將任務推給他,總感覺我們會被秦王上天入地追殺。”

&esp;&esp;李秀寧想象一番那個場景,立即選擇了和他不站在同一立場,義正言辭地指責道:“是啊,老師已經很辛苦了,你居然還帶來了兩個半時辰的工作量,太不應當了!雖說文宣王不在,這等事難道不能找蒼水先生或於太傅來解決嗎?”

&esp;&esp;辛棄疾微笑道:“那是因為我寧可被秦王追殺,也不想被明世祖追殺啊。”

&esp;&esp;李秀寧神色微妙,顯然是覺得此話有理。

&esp;&esp;二人正交談間,裡面的談話已然終結,王鎮惡開啟門,眸中微微帶著些水光,似是剛哭過。

&esp;&esp;“多謝”,他拍了拍辛棄疾的肩膀,陡然想起什麼,話鋒一轉,大聲說,“幼安,你可悠著點啊,我祖父剛續完命!”

&esp;&esp;王猛一下被自家這憨孩子逗笑了,抬眸望向鏡頭那側的辛棄疾,言簡意賅道:“幼安,拿來吧,我兩個時辰內批閱完給你。”

&esp;&esp;辛棄疾見他雖然答應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