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7節

</dt>

&esp;&esp;“你停在了此處,但你的願望不會”,他的神色很平淡,回望向無限遠的北方,彷彿有銳利的鋒芒潛藏在清瞳深處,驚電般將一切都照亮,“我將統一南北,你可以安息了。”

&esp;&esp;天地寂靜,江流依舊奔騰不息,如同作答。

&esp;&esp;……

&esp;&esp;陳蒨回到建康城後,首先召見了從北齊被放歸的諸人,大多數皆是泛泛,唯有一個才名高絕者,庾信。

&esp;&esp;此君在整個文學史上都享有盛名,對後世幾乎所有的大詩人都產生過深遠影響。

&esp;&esp;最推崇他的還得數杜甫,什麼“凌雲健筆意縱橫”,什麼“清新庾開府”,什麼“暮年詩賦動江關”之類的。

&esp;&esp;陳蒨正好缺一個文官,對庾信抱了很高的期待,於是請他入見,親為斟茶款待。

&esp;&esp;庾信風華依約,氣質卓絕,實是一個文墨風流、眉眼俊朗的美人,陳蒨對他的態度也態度甚為溫和:“北齊苦寒,蘭成此去想來吃了不少苦頭……”似是清減了許多。

&esp;&esp;後半句話還沒說出來,陳蒨眸光在庾信身上一凝,不由驚訝,他看上去面色紅潤,還過得怪好的哩!

&esp;&esp;“有勞明公掛礙,”庾信神色微帶尷尬地說。

&esp;&esp;別人流亡,都是去當俘虜的,庾信直接成了座上賓,身為文壇領袖,備受北齊眾多王侯讚譽,自然也沒誰不長眼地過來得罪他。

&esp;&esp;雖然發生了這一節小插曲,陳蒨倒也並未介懷,他總不能因為人家在北方過得還不錯就覺得此人風骨不夠,不堪重用吧,這也太刻板印象了。

&esp;&esp;他握著杯盞,語氣閒閒,隨意拈取了幾件近來的京中大事與庾信談論,萬萬沒想到庾信別說給出對策了,簡直是一問三不知,滿臉都寫著茫然。

&esp;&esp;陳蒨到最後不禁扶額,他想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副手怎麼就這麼難呢:“汝既不關心國是,平日都在忙什麼?”

&esp;&esp;庾信思索了片刻,從從容容地說:“寫詩,作賦,觀書,評點別人的詩賦和書籍。”

&esp;&esp;陳蒨:“……”

&esp;&esp;他希望得到一個劉穆之,結果老天送了他一個顧愷之,也不能說不好,就是專業完全不對口。

&esp;&esp;庾信如此博學多才,不能浪費了,陳蒨將他派到新開辦的官學當導師。

&esp;&esp;由於

&esp;&esp;定興八年, 群臣奉表勸進,一些每逢改朝換代就會頻頻現身的傳統藝能,又在此刻找到了市場。

&esp;&esp;譬如什麼, 欽天監忽然觀測到了星象大變,太白星出東井,舊君無德, 新朝當立;

&esp;&esp;又是什麼, 街頭巷尾忽然傳唱起了一種朗朗上口的童謠,眾人一聽就知道, 陳朝要建立了, 梁朝已經成為了過去時;

&esp;&esp;還有什麼,忽然天降一塊隕石, 上邊寫著一句有關新君的讖語,可知是天祿在躬,天命在彼;

&esp;&esp;當然還有每次都走在風向最前線的孔家人,自然少不了他們,又積極出來修禪文表了。

&esp;&esp;如此種種, 一套冗長的流程走完, 就已經到了槐月。

&esp;&esp;此時百業齊備,萬人偕心, 陳蒨於是在建康城升壇登基, 敬告天地,以陳為國號,改元天嘉。

&esp;&esp;一干文武功臣,統是加官進秩, 陳朝宗室人數極稀, 男女老少盡皆算上還不到十指之數, 皆為至親,索性將眾人一概封王,並追贈已故的陳道譚、陳儀華等人親王之位。

&esp;&esp;新朝既然已經建立,蕭大球這個舊皇帝的處境就變得比較尷尬了起來。

&esp;&esp;他不愧是從小在梁武帝影響下學佛法的佛系boy,都這個節骨眼上了,態度居然還很淡定,每日在寢宮中該吃吃該喝喝,突出一個生死看淡,全拋到九霄雲外。

&esp;&esp;無所謂,反正活不了,不如趁最後日子吃點好的。

&esp;&esp;自從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