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聲如雷震,傳向戰場八方,整個後趙軍團頓時陷入了大亂,一瀉千里。
&esp;&esp;石勒麾下較為驍勇善戰者,共有十八騎士,夔安、孔萇、支雄等大將都是最早追隨他起兵者,頗覆一番神力,多年跟隨他戎旗西指,四處北討,哪甘心就此歸降。
&esp;&esp;眼見局勢混亂不堪,當下就想先穩住陣腳,領軍突圍離去,儲存實力來日再戰。
&esp;&esp;石勒雖亡,趙國宗室猶存,往後另推別者為主,亦或是圖謀自立,都是不錯的主意。
&esp;&esp;怎料胡人將領們攬轡想走,麾下計程車兵卻已心膽俱落,全無鬥志,束手就擒者甚眾,餘下也是皆如沒頭蒼蠅般,隨著將領四處亡命奔波亂躥。
&esp;&esp;正倉皇逃命間,冷不防趙軍陣營中,有一氣質如蘭、高貴俊爽的少年混在其間,偷摸著向著本方將領放冷箭,射一下,就迅速隱入隊伍中,飛快地換了個位置。
&esp;&esp;十八將領中有三個接連被他光顧到,抬眼卻見冷箭竟是從本方陣營的另一處分支射來的,不由面色大變,勃然大怒。
&esp;&esp;或曰“我便知你狼子野心,果然現在容不得我,開始動手了”,或曰“你道老子怕你,先殺了你再出去!”
&esp;&esp;十八將都是趙國元老,石勒在世尚能穩穩壓制住他們,石勒一走,就連繼承人石虎也被幹掉,這群人的野心紛紛上漲,誰都不服誰,都想著壓別人一頭。
&esp;&esp;這般話不投機半句多,手上見真章,很快就演變成了火併,打得不可開交。
&esp;&esp;便是夔安作為石勒陣營中較有智慧的一名將軍,想著帶領本部,先衝出去再說,也是衝到半路就被支雄一陣箭雨逼了回頭,大有“今日部分出個勝負,誰也別想走”的趨勢。
&esp;&esp;眾人彷彿都忘了這是兩國之爭的戰場,瞬間陷入了你死我活,反倒是大漢軍隊生怕被誤傷,全都遠遠地退了開去,只有在旁邊觀看的份。
&esp;&esp;當然,也不是真的觀看,而是嚴密一下包圍圈,準備將他們今日盡數留在這裡。
&esp;&esp;如此發展,當真是讓眾人目瞪口呆。
&esp;&esp;鄭成功拿起望遠鏡,觀察著那個在石趙陣營裡最先動手、挑起亂子的少年,見他也遠遠地注視著這個方向,似有若無地揮了揮手。
&esp;&esp;鄭成功:“……”
&esp;&esp;倘若不是自己毫不知情,都要懷疑這位是本方派過去的臥底了。
&esp;&esp;他們這邊直接大舉壓上,而數里之遙,原本在那裡約定伏擊的劉琨與溫嶠二軍,見到訊號得知戰況有變,迅速趕來,嚴絲合縫地關上了包圍圈的最後一處板塊。
&esp;&esp;溫嶠還很壞心眼地留了一角空缺,把那邊埋伏的重重鐵騎隱藏起來。
&esp;&esp;給逃兵們一線渺茫希望之後,又將他們盡數拋入地獄。
&esp;&esp;做完這一切之後,他轉向了劉琨,神采飛揚地說:“舅舅,今天收穫了一場大勝!”
&esp;&esp;劉琨低眉擦拭著劍刃上的血痕,聞言,對自家外甥輕笑了一下,漫天鋒芒與星火映入他靜湖一般的眸中,散作波光粼粼:“阿嶠做得很好。”
&esp;&esp;溫嶠頓時高興起來:“舅舅,那我是不是已經合格了?你之前為了保護我,把我送到建康城去,今後我不會再被排除在你的計劃之外了吧。”
&esp;&esp;他之前是被劉琨送走的,因為太鬧騰了,後來跟著祖逖北上才見到了劉琨。
&esp;&esp;溫嶠長大了是大魔王,懟天懟地,殺伐掌兵,現在年輕時候自然就是小魔王。
&esp;&esp;他的姓這個「溫」,就是桓溫名字裡的「溫」由來,說是他爹桓彝很是仰慕溫嶠的文采風華,小桓溫剛滿一歲,就被抱了去見溫嶠。
&esp;&esp;溫嶠大魔王名不虛傳,抬眸掃了一眼,頓時興味盎然地說,哎,這小孩骨相不錯,讓我掐一把聽聽他的哭聲。
&esp;&esp;掐一把聽聽哭聲……
&esp;&esp;如此慘無人道的操作,著實是給小桓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