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了!
&esp;&esp;岳飛也深感無奈,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這麼受歡迎。
&esp;&esp;他目光一抬,忽然在近處發現了一道無比熟悉的身影,不禁奇道:“你來做什麼?”
&esp;&esp;于謙端著一杯養生果茶,假裝作路過狀:“我來瞧瞧你的熱鬧。”
&esp;&esp;岳飛無語,目光又移向了一邊:“那你呢?”
&esp;&esp;張煌言一雙手揣入懷中,面色無比淡定地說:“我來瞧瞧你們兩個的熱鬧。”
&esp;&esp;岳飛:“……”
&esp;&esp;于謙:“……”
&esp;&esp;張蒼水,真的是好無聊一人。
&esp;&esp;張煌言本來確實對他們有些崇拜,不然也不可能寫出「高墳武穆連忠肅,添得新祠一座無」這樣的話,就連死後,都想和對方葬在一起。
&esp;&esp;但可能是距離產生美吧。
&esp;&esp;熟了之後,三傑的關係就迅速從偶像和粉絲,轉換成了塑膠友情,經常互懟互坑的那種。
&esp;&esp;片刻之後,史可法白衣俊秀,端著紙筆走上前來,要嶽於二人分別在作品後面籤個名。
&esp;&esp;最後連張煌言都不放過,聲稱集齊西湖三傑,效果加倍。
&esp;&esp;史可法收集完簽名,眼見旁邊還留白了一處空地,轉而又去找了李白。
&esp;&esp;李白筆一揮,墨一落,行雲流水般地給他落了款,結果簽完之後,居然又又又空了一塊,史可法繼續捧著這張珍貴無比的紙去找杜甫。
&esp;&esp;杜甫接在李白後面簽了名,抬頭看見於謙的字,有點驚訝:“你這個是按照什麼標準來選人的?”
&esp;&esp;史可法只想多拿一些簽名,哪裡有什麼標準。
&esp;&esp;但既然杜甫問了,他就決定臨時頭腦風暴一下:“是——是——謝脁仰慕者協會!嶽王和李白就不用提了,你也很喜歡謝脁,說過自己「詩接謝宣城」,還說「謝脁每篇堪詠誦」,對吧?”
&esp;&esp;杜甫點頭。
&esp;&esp;史可法又轉向張煌言:“蒼水,你也很喜歡謝脁,寫過「荀瓊謝玉兮,亦有時而凋零」,還在謝脁故宅懷古過,對吧?”
&esp;&esp;張煌言一怔,緩緩點頭。
&esp;&esp;萬朝觀眾:“……”
&esp;&esp;合著論來論去,謝脁才是全場最大的贏家,壓根沒出場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心?
&esp;&esp;史可法又轉向了于謙,還未等他開口,于謙已經微笑道:“我不一樣,我不喜歡謝脁。”
&esp;&esp;他只有一個偶像,那就是他的先生文天祥。
&esp;&esp;史可法未料自己無懈可擊的邏輯,竟忽然出現了漏洞,只得嘆息一聲,遺憾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esp;&esp;……
&esp;&esp;天幕繼續開始盤點:
&esp;&esp;【李白的粉絲們對李白的追慕與思念,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千秋萬古,五湖四海,皆共此一輪明月】
&esp;&esp;【首先,要從李白當世最大的粉頭杜甫開始說起】
&esp;&esp;杜甫看到此處,心裡頓時有點驕傲,天幕都認證了他是最大粉頭!
&esp;&esp;他下意識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李白,發現李白也正注視著他,回給他一個微笑。
&esp;&esp;【杜甫青年時期,遇見了已然盛名滿京華的李白,經歷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共遊時光】
&esp;&esp;【若是細細算來,他一生和李白相見次數寥寥,但始終銘感五內,念念不忘,一會「天末懷李白」,一會「春日憶李白」,一會「夢李白」,一會「冬日懷李白」】
&esp;&esp;【單看數量或許不是很多,但這世界上有一種仰慕方式,叫做「我跨越千山萬水,最終和你並肩,將你我的姓名寫在了青史同一處,從此萬世並稱」】
&esp;&esp;【談起華美的盛唐氣象,甚至談起整個五千年詩歌史、華夏文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