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節

</dt>

&esp;&esp;另一邊,忽必烈發現了一個大問題,自己出來時還好好的,結果回不去了!

&esp;&esp;新宋四路大軍,水陸並進,攻佔上都之後,直接就包圍了大都城。

&esp;&esp;並且圍而不攻,每天只是搞點火力騷擾,好像在等待著什麼的樣子。

&esp;&esp;忽必烈驚駭欲絕,這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上月的戰報中,還說一切都很正常呢!

&esp;&esp;張世傑(微笑):當然是因為我控制了西北邊境,現在全天候都是望遠鏡巡天,別說是你的信使了,連一隻鳥都不可能飛過來的。

&esp;&esp;愛德華一世算是半個盟友,可以幫他給延平王送信。

&esp;&esp;至於你忽必烈,你是哪根蔥,急著給自己蘸醬啊!

&esp;&esp;所以說,忽必烈在外面得到的傳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全都是張世傑找人篡改之後,再度發出去的假訊息。

&esp;&esp;包括但不限於什麼“我們這裡一切都好”,“皇貴妃最近生了個兒子”,“李庭已經擊敗了一波新宋軍團”之類的。

&esp;&esp;這一招瞞天過海,可以說是非常欺負七十多歲的高齡老人了。

&esp;&esp;本來張世傑倒也不至於進行得這麼順利,畢竟忽必烈的傳訊,也是需要重重印璽確認的。

&esp;&esp;但此時,有人居然連夜將印璽的復刻圖送到了新宋軍團,交到了他們手中。

&esp;&esp;此人正是水雲先生汪元量,當年南宋的宮廷琴師,後來國破之後,被擄北上,直接就成了忽必烈的宮廷琴師,深受信任。

&esp;&esp;可謂是防不勝防!

&esp;&esp;忽必烈發現回不去家,只好帶著騎兵主力,在草原上千裡奔波衝撞,準備將大都包圍線撕裂開一道口子。

&esp;&esp;直到這一天,他忽然發現,在他不懈的攻打下,圍城居然出現了一個角落的缺口,似乎是其中最弱小的水師鄭軍一部,出現了什麼變動。

&esp;&esp;忽必烈當即長驅直入,率兵挺進王城。

&esp;&esp;鄭成功露出了一絲笑容,獵物已經落網,可以開殺了。

&esp;&esp;【作者有話說】

&esp;&esp;七十多的高齡老人忽必烈:你們不講武德!

&esp;&esp;延平王:呵呵

&esp;&esp;小陸相公:呵呵

&esp;&esp;文山先生:呵呵

&esp;&esp;張太傅:呵呵

&esp;&esp;中間那段擊鼓詩,是我參考《三疊》那種古歌行體格式來寫的,古歌行體一般都是押古韻吧,但我不太懂,就只能押現代韻腳了(撓頭)

&esp;&esp;

&esp;&esp;這是忽必烈登基後的第三十三個年頭。

&esp;&esp;這位元世祖皇帝, 史上頭一回以夏變夷,以胡人身份一統中原。

&esp;&esp;早年起於邊荒,年少征戰四方, 壯歲平定天下,卻又將目光投向更遠的遠方,繼續征伐。

&esp;&esp;也曾走馬揚鞭, 朔風行千里, 也曾英姿凜然,統帥大軍, 王鉞一指旌旗卷橫雲, 也曾挽弓如滿月,射向四海八荒, 鐵騎席捲野心勃勃,欲要一統六合。

&esp;&esp;可惜,戰士總會逐漸老去。

&esp;&esp;自從登基建國之後,忽必烈人到中年,就開始如同黃昏後, 逐漸西斜的太陽, 瘋狂走向了下坡路。

&esp;&esp;他開始玩弄權術,攫取錢財, 窮兵黷武, 用種種心機和政治手段,制衡朝中的蒙古、色目、漢人、南人諸臣。

&esp;&esp;終於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esp;&esp;這一年,新宋帝國大軍踏平全境,兵臨城下, 形成了海嘯山傾般的壓倒之勢。

&esp;&esp;大都城中, 百官和將士一連被圍困了許多日, 早已氣勢低迷。

&esp;&esp;他們並非沒有試過突圍和反攻,但每一次衝擊,都被新宋嚴密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