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節

</dt>

&esp;&esp;“人多了,就會加快城市建設,也會帶來新技術的發展,譬如某些提高羊毛生產效率的機械。”

&esp;&esp;“羊毛不是一個單一的行業,還包括了牧養、紡織、漂洗、運輸等,這就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讓所有人都動起來,增加社會活性。”

&esp;&esp;張世傑聽到這裡,不覺心頭浮現出一絲疑慮:“這麼多的崗位,到底需要多少人力?”

&esp;&esp;鄭成功告訴他:“三十萬起步。”

&esp;&esp;張世傑不覺皺眉,這等同於將澳洲除了搞基礎建設的一批人外,現有的所有人口,壓了一大半上去:“這塊大陸如此廣闊,資源又如此豐富,若只是集中於製造羊毛一樣產物,未免太過於浪費了!”

&esp;&esp;鄭成功沒有直接回應他的質疑,而是反問道:

&esp;&esp;“太傅可曾想過一個問題,我們的疆域如此鬆散,都是一處處星羅棋佈的海上島嶼,何以緊密地聯成一個完整的帝國?”

&esp;&esp;張世傑沉思片晌,篤定地說:“自然是依靠君實的漢文化思想教育,讓所有人都認可自己的宋人身份。”

&esp;&esp;“這只是一方面”,鄭成功徐徐道,“人心向來如逝水,微妙之處最是難以把握辨別。因此,我們還需要再上一重保險。”

&esp;&esp;他指向牆上,所懸掛的一張新宋帝國的輿圖。

&esp;&esp;千百里之間,疆域縱橫,眾多海島星星點點,此起彼伏,散佈在滔天般的白浪中。

&esp;&esp;鄭成功抬起手細細勾勒,將所有的島嶼都串聯在一起:

&esp;&esp;“呂宋島只產貴金屬,占城只產糧食,澳洲大陸只產羊毛……他們都是帝國整條貿易鏈上的區區一環,出口和生產品種都極為有限,唯有環環相扣,依靠我們,才能存活下去。”

&esp;&esp;他們依靠火器之利,四處擴張,打下新的領土,實在是太容易了。

&esp;&esp;可之後究竟如何守住這些土地,才是一個大問題。

&esp;&esp;鄭成功思來想去,覺得必須動用特殊經濟手段。

&esp;&esp;只有這樣,才能徹底絕了這些領土的獨立、反抗之心,因為它們一旦叛亂,失去了完整的貿易體系,無法自給自足,只能是死路一條。

&esp;&esp;如此沉重的代價,任誰都會再三掂量一下的吧。

&esp;&esp;當然,以懷柔的文化政策為主,培養漢文化認同,儘量互惠共贏,不走到那一步,才是最好的。

&esp;&esp;這也就是為什麼新宋軍團裝備齊全,精兵強將,明明可以在西方國家中挑幾個軟柿子,直接靠武力將對方拿下。

&esp;&esp;鄭成功又道:“我們不必用本土人口進行羊毛生產,只需要「借」一批人過來。”

&esp;&esp;眾人都驚訝地看著他。

&esp;&esp;借?

&esp;&esp;我們什麼時候幹過這種事?

&esp;&esp;一旁,蘇劉義拍了拍胸脯,主動請纓道:“講什麼「借」啊,太客氣了,到底要去哪裡搶,延平王你就直說吧!”

&esp;&esp;張世傑也道:“還是直接搶來得快。”

&esp;&esp;就連陸秀夫都點了點頭,似是贊同。

&esp;&esp;鄭成功扶額一陣,心想你們都是什麼人吶:“這次還真不能搶,只能去借——”

&esp;&esp;當然,他在心裡默默補了一句,是有借無還的那種。

&esp;&esp;鄭成功準備去和印度做一筆交易。

&esp;&esp;印度別的不多,就是人力資源最多,現在正值德里蘇丹國的第一個王朝,奴隸王朝末年。

&esp;&esp;這個王朝由四十人集團中,權力最大的將軍輪流執政,相當混亂,如今已經陷入了最後的崩盤。

&esp;&esp;戰爭連年發生,個個都想坐上最後的高位,打得十分激烈。

&esp;&esp;鄭成功準備同將軍們進行軍火交易,然後得到三十萬勞動力,來到澳洲造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