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在徹底安頓下來,尋找到與外國通商的途徑之前,一切都必須自給自足了。
&esp;&esp;陸秀夫盤點了一下後勤工作,微微皺眉:“遠洋船隻倒是還可以安排得當,可我們的淡水和食物都所剩不多了,不足以支撐遠航。”
&esp;&esp;鄭成功也皺眉深思:“沒有糧草,這是一個大問題。”
&esp;&esp;他忽然靈光一閃,自己以前缺糧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esp;&esp;是假裝要和清朝人議和,然後趁著和談期間,對方主力按兵不動,趁機進入清方控制區,大肆洗劫搜刮敵軍糧草!
&esp;&esp;當然,他不僅搶過清兵的營地和運糧船,也搶過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其他的一些海外殖民者的船隻……
&esp;&esp;他不是針對誰,他只是一視同仁地欺壓所有壞人。
&esp;&esp;鄭成功覺得,現在也可以照著學!
&esp;&esp;鄭成功給張世傑出主意:“張太傅,你可以先詐降於張弘範,相約跟他獻俘,陸丞相和小皇帝就是你的俘虜。”
&esp;&esp;張世傑大驚:“這如何使得?”
&esp;&esp;鄭成功用一種“你怎麼這麼不開竅”的眼神望著他,徐徐道:“當然不是讓你真的獻俘,你只需要表達投降的意願,張弘範自然會派人跟你接洽。”
&esp;&esp;張世傑扶額道:“張弘範也不傻,不會被這麼直白的計策所矇騙吧……”
&esp;&esp;鄭成功繼續為他分析:“別人詐降他肯定不會信,但你去說,張弘範一定信!”
&esp;&esp;“畢竟,你早年離開汝南王張柔,孤身南下奔宋,在張弘範看來,你就是天下
&esp;&esp;最終, 陸秀夫和張世傑都同意了這個冒險計劃。
&esp;&esp;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眼下只剩這一條活路, 怎麼著都得努努力,逃出生天。
&esp;&esp;為此,鄭成功和陸秀夫一道進行了極其詳盡的部署。
&esp;&esp;張世傑主要負責戰略性威懾, 簡單來說, 就是抱著劍杵在門口,神色冷漠, 方圓十里基本上生人勿近。
&esp;&esp;忽然發現自己被當成了門神的張太傅:“……”
&esp;&esp;好氣啊!
&esp;&esp;他走過去, 站在陸秀夫身後細看,發現二人正在對照吏部給出的材料, 整理人才清單。
&esp;&esp;這是一項極為浩大的工程。
&esp;&esp;儘管在連日交戰中,本方折損了不少人馬,但因為在外圍,還有幾千艘民間漁船,拖家帶口地趕來相助勤王。
&esp;&esp;這些漁船之前都沒統計進人數, 如今, 因為需要挖掘人才,只能再從頭一一登記。
&esp;&esp;鄭成功修長的手指輕叩桌面, 忽而將案卷一推, 皺眉道:“這般一個一個記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總得有個具體目標吧。”
&esp;&esp;陸秀夫沉吟:“延平以為如何?”
&esp;&esp;鄭成功徐徐道:“我們本次出海,目標是日後迴歸中原, 因此, 一定要在陸地留下大量人手, 四散入民間活動。一是蒐集資訊,二來,也可以為來日復宋創造聲勢。”
&esp;&esp;這就好比他日後揮兵向臺灣,依然有相當一部分人手,留在了後方的廈門和福建沿海。
&esp;&esp;甚至整個江南一帶,也有不少遺老縉紳、沿江百姓們,明裡暗裡地跟他們聯絡,行走四方,進行援助。
&esp;&esp;像宋末這個情況,在江南地區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所向的。
&esp;&esp;至少這一代人,都還在奉大宋為正朔,眾多遺民更是逃入深山,寧死不仕元。
&esp;&esp;但是下一代人,就不好說了……
&esp;&esp;鄭成功忽然想起一樁大事:“禮部侍郎鄧光薦在何處?”
&esp;&esp;陸秀夫當即要把人叫來,鄭成功抬手製止了他,陷入了沉思。
&esp;&esp;鄧剡是大元宰相張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