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此等天幕降世之神蹟,前所未有,致使我朝君心淪喪,毫無戰鬥意志, 已有數城主動開城投降。”
&esp;&esp;順治心想, 你怕不是智障, 這誰不知道啊。
&esp;&esp;他轉身欲走,洪承疇緊緊抓住他,大聲道:“要想擊碎鄭延平的神話,唯有徹底否決他登基的合法性!”
&esp;&esp;“當立時昭告天下,南明隆武偽帝、唐王朱聿鍵,乃是旁支謀奪大統,大逆不道,唯有已死的永曆帝才是正統!”
&esp;&esp;既然隆武帝本身都得位不正了,作為其養子的鄭成功,名分上自然是更加立不住。
&esp;&esp;再加上永曆帝死得不清不楚,這不是給洪承疇留下了充分發揮空間?
&esp;&esp;洪承疇精神振作,當即就頭腦風暴,編了一個“大將軍手握兵權排除異己,隻手遮天廢帝自立篡權登基”的故事。
&esp;&esp;反正就是,什麼罪名都往鄭成功身上扣,立志要將對方打造成當世第一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荒謬人設。
&esp;&esp;“你確定可以?”
&esp;&esp;順治帝將信將疑,打算讓他先試試,不行的話,晚點再跑路吧。
&esp;&esp;中原如此繁華,可比苦寒的關外女真祖地待得舒服多了。
&esp;&esp;洪承疇信心十足:“陛下放心!”
&esp;&esp;南明人最擅長的就是內鬥。
&esp;&esp;當年先一個南京太子案,又一個唐王魯王混戰,再一個永曆遠擊紹武,結果讓清兵趁虛而入。這群人為了爭正統打來打去,腦花子都打出來了。
&esp;&esp;洪承疇認為,自己真是聰明,一下子就掐住了鄭成功的命脈!
&esp;&esp;他當即投入到流言傳播的大業中去,結果很快悲催地發現,雖然使勁渾身解數,但根本就……傳不動。
&esp;&esp;聽到流言的江南士紳百姓:一臉冷漠 jpg
&esp;&esp;是誰在滿嘴胡咧咧,彷彿有什麼大病一樣。
&esp;&esp;他們追隨的是鄭成功這個人,又不是南明朝廷,才不關心皇位本來該屬於誰。
&esp;&esp;南明朝廷被永曆十年來一通霍霍,早就形如散沙,絲毫不得人心。
&esp;&esp;鄭成功今日當了大明天子,他們可以是明人;如果鄭成功明天要建一個新政權,他們也可以跟著改換門庭嘛。
&esp;&esp;什麼篡位流言,笑死,完全不帶在乎的。
&esp;&esp;百姓們:延平王願意來南明當皇帝,是給它臉了,你不會真以為人家只能坐這南明的帝位不可吧?
&esp;&esp;不得不說,群眾眼睛是雪亮的。
&esp;&esp;洪承疇面對這種窘境,只好改換策略,轉而從永曆帝那邊入手。
&esp;&esp;這一查,還真被他查出點東西來。
&esp;&esp;新會城外數百里,當日曾有鄉民目睹永曆本人出城之後,一路北逃,去找李定國!
&esp;&esp;洪承疇大喜,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把柄啊。
&esp;&esp;然而,還沒等他開始做什麼,全國各地目擊永曆帝的大批報告,宛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esp;&esp;永曆帝出現在鎮江了,永曆帝出現在桂林了,永曆帝又到長江邊上了,永曆帝準備過江了!
&esp;&esp;基本上,每天要都出現在好幾十個不同的地方。
&esp;&esp;洪承疇:???
&esp;&esp;什麼時候皇帝都可以批發了?!
&esp;&esp;很快,鄭成功向天下發聲,清賊詭詐多端,亡我大明之心不死,此乃他們的狡計。先皇國葬已經舉行,凡我大明子民,以後再見到有假扮先皇者,可當場殺之,或交送朝廷統一處決。
&esp;&esp;當即,一批假冒者就被扭送到了南明軍中。
&esp;&esp;因為人數實在太多了,南明的文武百官,以及每一名高階將領,都分配到了一個「永曆皇帝」進行斬首。
&esp;&esp;其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