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他看著夕陽滿天,群鴉飛過遠方的古城垣,江南的茫茫煙水寒江泛著無情煙波,萬古如斯。
&esp;&esp;李定國遞給他一杯溫暖的清茶:“森森在想什麼?”
&esp;&esp;鄭成功接過杯盞,煙氣嫋嫋升起,模糊了他眉眼間的鋒利之色:“這座城中的人來來去去,宮闕建築都已盡數更改,唯獨天地間的江流斜陽,好像永遠一成不變。”
&esp;&esp;“對了,我等會帶你去一個地方……”
&esp;&esp;正在此時,他忽而聽見不遠處有人在喊他:“陛下。”
&esp;&esp;滿庭松影中,一人青色儒衫,飄逸絕塵,凝立在殿前對他行禮。
&esp;&esp;鄭成功一怔,覺得這聲音隱約透著幾分熟悉,待目光投向對方,仔細辨認了一番,不覺驚愕道:“是你!你如何在此?”
&esp;&esp;來人端端正正行了一個文士禮儀,朗聲說:“我聞陛下北伐,盡攜家資而來,願助綿薄之力。”
&esp;&esp;李定國不認識她,握劍的手微微抬起,半擋在鄭成功身前:“這位是?”
&esp;&esp;鄭成功:“是河東君。”
&esp;&esp;柳如是一向以男裝儒士的形象示人,這時,頗為灑脫利落地拱了拱手:“陛下好,晉王好。”
&esp;&esp;李定國:“……”
&esp;&esp;他一點都不好!
&esp;&esp;這位不是錢謙益的夫人、鄭成功從前的師母嗎。
&esp;&esp;錢謙益還吊在那裡,準備明天就剝皮楦草,莫非是來求情的?
&esp;&esp;鄭成功見了她卻很高興,畢竟,她是當世僅存的寥寥幾個隆武朝舊人之一。
&esp;&esp;當年,柳如是曾與她的前任夫君陳子龍,一同南下,帶著復社眾多人馬投奔他父皇。
&esp;&esp;如今再見,恍如隔世。
&esp;&esp;柳如是心中也充滿了感嘆:“從前先帝在時,陛下尚年少,於危難中點亮星火,何等意氣風發,我與子龍都覺得復明大業充滿了希望。”
&esp;&esp;可是後來,一切宏圖在轉瞬間傾覆。
&esp;&esp;隆武帝殉國,陳子龍也被俘自盡,江南復社人馬一夕盡滅。
&esp;&esp;而她本打算投水而死,卻被錢謙益打撈了回去,後來輾轉嫁給了對方。
&esp;&esp;柳如是的反清立場素來十分堅定,錢謙益降清後,她對這種叛徒行徑甚為鄙薄,當即就一刀兩斷,自己一個人留在家鄉,暗中活動抗清。
&esp;&esp;鄭成功、張煌言從前的水師北伐,就曾遇見她散盡資財,慰勞義軍,這次也是一聽到訊息就趕過來了。
&esp;&esp;鄭成功問:“河東君來時,可曾從東華門前經過?”
&esp;&esp;上面有辣麼大一個錢謙益正在吊著呢。
&esp;&esp;“看到了,真好!”
&esp;&esp;柳如是清脆地一撫掌,讚不絕口道,“我只恨他死得太晚了,老天容他苟活到如今,每多活一日,都有負天下百姓的期待!”
&esp;&esp;“不過——”
&esp;&esp;她話鋒一轉,遞來了一張清單:“我之前看陛下的崖山挑戰,甚為心嚮往之。”
&esp;&esp;“特意召集了一些人手到常熟錢氏走了一趟,把他們家數代收藏都搬空了,一個銅子都沒給他留下,都在這裡,請陛下過目。”
&esp;&esp;鄭成功讚賞地點點頭。
&esp;&esp;“本來我還擔心運不走”,柳如是又道,“幸好路上遇見了蒼水的船隊,幫忙搭了把手。”
&esp;&esp;“蒼水說我這樣不行,太客氣了,直接叫人把錢府的房子都拆了。他們連年斂財,財富甚巨,就連窗紙上都撒了金粉,還有什麼沉香木書架,各種藏書,全部被蒼水打包帶走。”
&esp;&esp;“許多常熟百姓還跑過來幫忙一起拆房子,我怕他們以後被錢家人報復,也統統帶走了。”
&esp;&esp;鄭成功愈發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