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節

</dt>

&esp;&esp;他和半個身子從牌位中爬出來的岳飛對視了半晌,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在顫抖。

&esp;&esp;自己真的還在人間嗎?

&esp;&esp;幸好他震撼歸震撼, 手依舊四平八穩, 持著靈牌,沒有出現不小心一抖, 直接將岳飛摔到地下的慘案。

&esp;&esp;岳飛終於徹底離開了牌位,清肅衣冠,眉眼明湛,噙著一絲微笑地望向他:“文山。”

&esp;&esp;文天祥一怔,未料他居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當即端嚴一禮, 以一種無比鄭重的語調說:“嶽王。”

&esp;&esp;天幕前的觀眾們:!

&esp;&esp;感覺我們見證了傳奇!

&esp;&esp;這一刻,是大宋三百年曆史上最意義非凡的時刻, 兩位最能代表這個朝代風骨與精神意志的人見面了!

&esp;&esp;而且兩人都遠遠超越了這個時代, 千秋萬載永不磨滅,是後世仰望日月生光的高山與旌旗。

&esp;&esp;必須得記錄下來做個紀念啊。

&esp;&esp;當即,諸天萬朝的各個位面紛紛開始了行動。

&esp;&esp;“畫,立刻給咱畫下來!”

&esp;&esp;明太祖朱元璋很快就找來了畫師, 指揮道:“咱要將這張圖放大了掛在嶽王廟的正殿!宋濂, 你也別杵在那裡不動, 現場作一首文賦來配!”

&esp;&esp;洪武年間的筆桿子,有啥都需要他上的宋濂:“……”

&esp;&esp;行叭。

&esp;&esp;雖然不給工錢,但除了照做還能咋滴。

&esp;&esp;“幼安,此情此景值得你寫一首新詞來慶賀吧。”

&esp;&esp;宋孝宗位面,趙瑗笑吟吟地說,給辛棄疾端上了筆墨,坐在一旁,緊盯著他抬起手腕,字若星流,落筆成文。

&esp;&esp;一筆一畫英氣颯沓,宛若終古如潮的波濤在紙上奔走,氣勢斐然。

&esp;&esp;等辛棄疾寫完了最後一個字,趙瑗以一種平常絕難達到的驚人速度,一把將紙箋搶了過來,飛快地藏進小箱子裡鎖好,然後心滿意足地說:“很好,幼安的詩詞收藏又多了一個,這些以後都是朕的!”

&esp;&esp;辛棄疾對此早就習以為常,畢竟自從進宮認識了趙瑗,他自己寫出來的詩文,就從沒在手上停留超過一炷香。

&esp;&esp;他語氣幽幽地說:“陛下,裡面內容你似乎看都沒看上一眼。”

&esp;&esp;“啊,被幼安發現了”,趙瑗一點也沒有遭到揭穿的窘迫,反而理直氣壯地說,“朕知道幼安的作品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先搶過來,以後再慢慢看!”

&esp;&esp;辛棄疾:“……”

&esp;&esp;對於趙瑗的這種奇葩愛好,他只能表示,陛下你開心就好。

&esp;&esp;大明景泰位面,于謙正在案前作畫,低眉握玉筆,丹朱與彩墨從冷如霜雪的指尖靜靜流淌出來,平鋪於紙上,彷彿天邊彩色的霞光翻湧。

&esp;&esp;他的畫風還是當年自文天祥那裡學來,清冷皎潔,又挺拔峻秀,已經畫了挺久。

&esp;&esp;“陛下覺得如何?”

&esp;&esp;朱祁鈺站在旁邊看了許久,神色複雜:“當然很好看,可是……”

&esp;&esp;他欲言又止,一旁的王文、商輅等人看在眼裡,更是面面相覷。

&esp;&esp;廷益/石灰兄/於大人,這幅畫單論畫技水準,確實登峰造極。

&esp;&esp;但你為什麼畫的時候,只給自己的老師開美顏,極盡流麗工筆細緻描摹,處處上心只求盡善盡美,卻對嶽王草草幾筆帶過啊!

&esp;&esp;甚至連顏色都不帶上的,嶽王看起來好像黑白漫畫人!

&esp;&esp;這就是西湖三傑之間的塑膠友情嗎?

&esp;&esp;然而,更塑膠的還是三傑中的最後一位,南明張煌言。

&esp;&esp;在看到天幕畫面的第一時間,他家陛下鄭成功,就敏銳地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