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節

;&esp;另一頭,夔州將士剛剛安葬完為了守城而死的主將韓宣,全軍默哀完畢,就聽聞了這一系列叛國賊噩耗,登時如晴天霹靂,深感莫名。

&esp;&esp;陸秀夫遣人進入臨安闡明情況,欲要自辯清白。

&esp;&esp;但派出的人一連數次都被斬殺,最後,僅有一張帶血的信紙傳了回來。

&esp;&esp;傳信者正是他派出的最後一人。

&esp;&esp;此人是奉節當地的民間遊俠義勇,武藝高超,本來跟同伴們一起入京,因假身份入城遭到盤查,耽擱許久才逃出來,正好逃過一劫。

&esp;&esp;賈似道等人一聽說是夔州來使,不假思索,當場格殺!

&esp;&esp;他才不管這些將士前些天還在邊境為國奮戰,浴血捐軀,也不在乎陸秀夫和張世傑到底有沒有叛國,他只知道詔令已下,這正是自己運作一番,而後排除異己、獨攬大權的絕佳機會!

&esp;&esp;再說了,就算真存在冤屈又怎樣啊,聖上都金口玉言欽定你有問題了,那你就是有問題。難不成還要為你一座城修改詔書不成?如此朝令夕改,你讓堂堂大宋皇帝的面子往哪擱?

&esp;&esp;不可能不可能!

&esp;&esp;所以說,賈似道殺人殺得特別痛快,宋理宗對此也是一個全然默許的態度。

&esp;&esp;信使將一切記錄下來,不料暴露了行蹤,剛出城就遭遇了追殺,好在他一身武藝高超,一路躲避行跡,風餐露宿,不顧性命地奔波,終於趕回了夔州城中,將一切告訴了陸秀夫和張世傑。

&esp;&esp;他進城的時候,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後背還插著一柄刀,渾身上下俱是鮮血,新傷舊傷重重疊疊,可以想象出當時被圍攻的景象何等慘烈。

&esp;&esp;信使將那張紙交到陸秀夫手上,血淚滾滾而下,說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回不去了,他們不想讓我們活著,我們拼死保護的國家,最終放棄了我們……”

&esp;&esp;陸秀夫輕輕閉上眼,無聲之間,淚流滿面。

&esp;&esp;很快,夔州將士聞言,亦是相與涕泣淚下,悲憤欲絕。

&esp;&esp;當場就有人提議投降蒙古,畢竟宋廷都放棄他們了,他們還要為誰守這座城呢,不如趁早歸降便是!

&esp;&esp;但更多的人卻是沉默。

&esp;&esp;他們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身為忠臣卻有家不能歸,可以說是全拜城下的蒙古大軍所賜。

&esp;&esp;而且,他們雖然因為宋廷的這一通操作寒了心,但更加不能接受自己屈身事仇,為荒外蠻夷政權效力。

&esp;&esp;面對如此兩難之絕境,唯有一死!

&esp;&esp;眼看場面一片混亂,就要演變成血光之災,副守將徐宗武立刻提議眾人去找張世傑。

&esp;&esp;混亂不堪的將士們頓時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跟隨他一擁而上。

&esp;&esp;而此時,少年張世傑正和陸秀夫一道坐在高崖邊,不言不語了一下午。

&esp;&esp;崖邊一簇雪白的山花,迎向春風爛漫,山下春潮初漲,拍打青巖列岫,如碎裂的珠玉般濺落向四方。

&esp;&esp;如此壯美的瞿塘春潮景象,正是張世傑一開始選擇來到此地旅行的原因之一。

&esp;&esp;但他現在心中只有滿滿的懊惱。

&esp;&esp;如果不是自己腦子一抽,提議來這個鬼地方,現在他跟好友應該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地方遊山玩水,摘花對酒,快樂地迎接春日,而不是坐在這裡等死。

&esp;&esp;陸秀夫撥弄著身前一朵白色小花,回眸看他:“世傑可曾後悔?”

&esp;&esp;張世傑生氣地說:“當然了!早知道還不如跟文天祥那廝去廬陵呢,不僅旅行費用有人報銷,而且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esp;&esp;陸秀夫無語,前些天,你好像還在對文天祥不屑一顧,時不時還要拎出來痛批一頓,說「他一看就不是好人,君實少跟他打交道」吧。

&esp;&esp;他溫聲說:“我觀世傑並未真的後悔。”

&esp;&esp;張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