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6節

&esp;呂布一面收攏重兵, 嚴明軍法,迅速地穩定了上下人心。

&esp;&esp;一面昭告天下,廣而傳之:我蒙古帝國二王爺忽必烈,欲設局謀害聖上,幸而聖上得天庇佑, 氣運所鍾, 並未使其得逞。

&esp;&esp;當日,兩方戰士都是人云亦云地作戰, 從頭到尾, 稀裡糊塗。

&esp;&esp;真正目睹事變發生當場的,其實只有王帳中人,要麼死,要麼已經被盡數控制了起來, 要麼本來就是自己人。

&esp;&esp;真相到底如何, 全憑呂布一張嘴胡編亂造, 反正沒人站出來質疑他。

&esp;&esp;呂布還在文書中強調,念忽必烈與當今聖上乃一母同胞,才華匪淺,故不吝特赦之。忽必烈若肯結束流亡生涯,迴歸本朝,同心效命,仍不失為帝國上將軍也。

&esp;&esp;他特別不解,為啥給忽必烈這麼好的待遇啊,難道不該是一紙必殺令,讓其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esp;&esp;對此,陳宮微微一笑,作了回應:“若誓殺忽必烈,必然會有很多人出手保他。”

&esp;&esp;忽必烈面對死亡威脅,極有可能拼死一搏,倒向阿里不哥。

&esp;&esp;他在蒙哥大軍中混了好些日子,探聽訊息無數,對呂布軍隊的虛實部署也知之甚詳,這些資訊將會極大地幫助阿里不哥進軍。

&esp;&esp;阿里不哥也會覺得有利可圖,捏著忽必烈,就等於擁有了一張可以和皇室分庭抗禮的牌,從而選擇答應他。

&esp;&esp;阿里不哥:二哥,我難道是為了利益才保你?分明是因為你我兄弟情深,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哈哈哈哈哈(揚眉吐氣 jpeg)

&esp;&esp;這是陳宮極力避免出現的一種情況。

&esp;&esp;另一方面,即便一些原本置身局外者,譬如陸秀夫、張世傑的漢軍,文天祥的文山軍,也很有可能在此刻出手。

&esp;&esp;對他們來說,蒙古汗位紛爭越亂,帝國內部就越有可能陷入分崩離析,江南地區重回穩定、恢復漢人江山的機率也就越大。

&esp;&esp;陳宮這麼操作,等於是直接將冷冰冰的事實拍到了他們臉上。

&esp;&esp;別想了,忽必烈起不了那麼大作用,他即便回來,這江山也亂不起來的,你們還是趁早斷了心思吧!

&esp;&esp;眼下,忽必烈正在呂文德軍中。

&esp;&esp;呂文德自從自立稱王以來,地跨千餘里,空弦數十萬,佔據荊襄,直抵南方沿岸。

&esp;&esp;若換到五代十國時期,大致就是南漢與楚政權的一部分,實力雄厚無比。

&esp;&esp;雖說這地盤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趁著呂布西行、蒙古大軍內亂的時候趁機收復的,基本沒打過什麼真正的硬仗。

&esp;&esp;但架不住他運氣好啊,兵多地廣。

&esp;&esp;而且又是第一個稱王的,天然就佔了優勢,開設了行政小朝廷,大封百官,又開設了新一年的獨立科舉,並於首府岳陽設立了育賢、培才二館,專門招攬不願入仕宋廷的各路人才。

&esp;&esp;就這般操作一通,居然還真挖到了不少滄海遺珠。

&esp;&esp;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鄭思肖,一位後來終身不仕元的遺民,擅畫墨蘭,亦工文字與兵法。

&esp;&esp;他這年不過二十歲,因為憂心國事,前往臨安叩宮門怒斥賈似道,要求改新制除弊政,堅決抗元,反被賈似道亂棍打出。

&esp;&esp;鄭思肖憤怒之下,拂袖而去,轉頭就揭了呂文德的求賢令,投入了荊襄王府,後續的一系列文書和政務機密,全部都是出自他之手。

&esp;&esp;呂文德拉起了一干朝政班底,主持境內一干事務正常運轉,從軍事到民生,建設得居然還挺有模有樣。

&esp;&esp;他野心日熾,便開始圖謀更進一步,去王尊,稱帝號。

&esp;&esp;反正這趙氏天下,從前也是靠陳橋欺弱主得來的,三百年運轉至此,合該命數凋亡,王氣終結,他如何不能當一當天子?

&esp;&esp;但如今宋廷未滅,他就急急忙忙貿然稱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