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了一把利劍,只能進行近戰。
&esp;&esp;正打算讓本方士兵大舉壓上,採用人海戰術,耗也要耗死他,忽聽得遠處一陣高呼響起:“陛下接好!”
&esp;&esp;岳雲立在馬上,半直起身,姿態挺拔而利落,驀然抓住了一個間不容髮的空隙,猛地擲出了手中長槍。
&esp;&esp;這其實根本不是他慣用的武器,而是在營地裡隨便搶的,但名將就是名將,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用什麼都能很快上手。
&esp;&esp;錚然的破空聲響起。
&esp;&esp;長槍飛空而去,勢如長虹,刺穿天際,北魏士兵仰頭捕捉到這一道宛如流星疾速劃過的痕跡,無不駭然。
&esp;&esp;劉裕聞聲回眸,默默估算了一下角度,策馬往前幾步卸去衝擊力,而後一抬手,握住了那竿長槍,高高舉起。
&esp;&esp;拓跋珪已經要瘋了,這都是什麼人!
&esp;&esp;不對,這還是人嗎!
&esp;&esp;“速退,莫再耽擱了,撤撤撤!”
&esp;&esp;他剎那間就失去了戰意,高聲疾呼,想要指揮下屬趕緊逃離,但已經太晚了。
&esp;&esp;就在這電光火石間,劉裕冷然掃了他一眼,長槍毫無停滯地從手中透出,颯沓的霜風驚裂漆黑永夜,一瞬貫穿了胸腔,血濺五步。
&esp;&esp;拓跋珪踉蹌往前撲了一下,登時收勢不住,噴血墜落馬下。
&esp;&esp;劉裕抽出兵刃,斫下他頭顱,高高挑起,向四方展示道:“賊首已誅,降者不殺!”
&esp;&esp;北魏軍隊陣前死了皇帝,登時大譁,紛紛露出了懼怕之色。
&esp;&esp;當此時,駐紮在臨江的謝晦艦隊浩浩蕩蕩,羅列而開,順水俯衝而下,裹挾著一股鋪天蓋地的驚浪,加入了戰場。
&esp;&esp;埋伏在深山草木之間的檀道濟等人也趁機衝出。
&esp;&esp;這一場圍攻持續了整整一夜,到了夜盡天明時,鮮卑人的屍骸已經累積如山,除被擄掠來的漢人和降兵不殺之外,北魏精銳與鮮卑勁卒被盡數誅滅在此,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了任何反抗力量。
&esp;&esp;而這時,在整個前線蕩平北魏過境的,是岳飛。
&esp;&esp;即便是全盛時期的北魏十萬大軍,也不夠他一隻手滅的,何況現在只剩下一些弱旅守城。
&esp;&esp;所以說,岳飛伐魏遇見的最大問題並不是軍事方面,而是人心——
&esp;&esp;比起南宋時期的北伐,北方江山淪落不過十餘載,人人急切渴望思歸。
&esp;&esp;這裡的北方中原,自永嘉離亂、衣冠南渡之後,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長江隔絕猶如天塹,南人不願北歸,北方人也已經習慣了胡族的混亂統治。
&esp;&esp;收復土地之後,這一切撥亂反正,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
&esp;&esp;李清照這次也在軍中隨行。
&esp;&esp;一回生二回熟,她有了上次收復洛陽之後掌管文教的經驗,現在進行這些安撫百姓、文化宣傳的工作,已經堪稱手到擒來了。
&esp;&esp;劉宋的一名文人顏延之,被派過來成為李清照的副手。
&esp;&esp;顏延之是陶淵明的文壇好友,死生知己,給陶淵明寫過誄文。
&esp;&esp;現在,他正在給劉裕當參軍,文章及辭賦都相當出名,劉裕覺得他和李清照應該很適合共事,一起搞文化,當即就把人調了過來。
&esp;&esp;劉裕信心滿滿,他們一定相處甚歡吧?
&esp;&esp;懟人多年,一直在挑釁,從未被超越的真名士 李清照:“……”
&esp;&esp;性情執拗偏激,動輒暴躁罵人,被稱作“顏彪”的大狂徒 顏延之:“……”
&esp;&esp;對這兩個人從前都不太瞭解,但本能覺得他們文人相輕、很難相處和諧的岳飛:“……”
&esp;&esp;怎一個亂字了得!
&esp;&esp;眼見李清照和顏延之每個時辰一小吵,每天一大吵,為了一點政務上的小問題,非但吵得天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