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節

</dt>

&esp;&esp;至於那些想要葉落歸根,迫切希望回到北方故土的百姓,自然要將他們都掣帶回去。

&esp;&esp;謝晦花了小半年,沿路收集了五六萬的南渡子民後裔,終於走到了江邊,準備過江。

&esp;&esp;他們是傳向了四面八方。這座城中無數的丹霞煙氣,瓊樓玉殿,蘭臺金沙,一切的一切都顯得氣勢恢宏,森羅永珍。

&esp;&esp;不遠處,許多人正在忙忙碌碌。

&esp;&esp;或與百姓接洽,告知他們來日安排,或忙於修繕工作,整理宮闕,或清點著前朝的藏書、碑文、天文儀器等物,細心收藏,或忙於安排不日後的登基大典,正在揪著劉穆之掰扯各種流程。

&esp;&esp;果然是熱熱鬧鬧,生氣勃勃。

&esp;&esp;向遠望,是帝國清平盛世;向近看,是溫暖煙火人間。

&esp;&esp;岳飛忽然提議道:“不如就把這一幕畫下來,傳遞給他們吧。”

&esp;&esp;劉裕覺得這個主意很好,當下找來了帝國著名的詩畫雙絕謝靈運,讓他如實記錄下如今的場景。

&esp;&esp;謝靈運擅長寫山水詩,亦擅長對山水的妙筆丹青幻彩描摹,當下就開始揮筆落下,清雅瀟灑,一蹴而就。

&esp;&esp;畫中不僅有長安城,有象徵著五胡盡滅的功德碑,有人間煙火,有森森刀劍鐵甲光寒。

&esp;&esp;還有英氣高邁、手持長劍的宋祖陛下,憑闌聽雨、回望金闕的嶽王,接雨水洗淨刀鋒鮮血的檀道濟,以及許許多多打進長安城、親手將這個天下變為統一的功臣。

&esp;&esp;劉宋年間,厲害且青史留名的文人著實不少。

&esp;&esp;岳飛寫下了第一首賀詞,李清照和顏延之各留了一首賀詞題在畫後面,刻意隔得遠遠的,以免畫風不符,導致互相打架。

&esp;&esp;謝靈運自己也寫了一首,還有陳郡謝氏的「小謝」謝惠連,當然還有辛棄疾。

&esp;&esp;到最後,所有人不管到底擅不擅長文學,都加入了其中,宛如炫技一般,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esp;&esp;就連劉裕自己都在後面加了一首詩,十分言簡意賅:

&esp;&esp;“打呀打呀打,打入長安城。

&esp;&esp;一統天下事,殺死五胡人。

&esp;&esp;扛起這個鼎,國家和眾生。

&esp;&esp;問朕手痠嗎,當然不可能。”

&esp;&esp;眾人(盲目而心悅誠服的):好詩好詩,既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思和痛惜,又充滿了對外來的嚮往和意氣風發。

&esp;&esp;用如此簡潔的話語表達出如此深刻的含義,不愧是自家陛下啊!

&esp;&esp;唯一初來乍到,所以不太有濾鏡的辛棄疾:???

&esp;&esp;不是,你們這群人到底怎麼回事?

&esp;&esp;當下,這張眾星雲集的書畫,就夾雜著李清照數千字的情況說明,一併謄抄臨摹了八份,被塞入了八個紅包中,傳遞向各個位面。

&esp;&esp;因為紅包總共可以塞下一立方的東西,所以除了書畫,劉裕等人還在裡面裝了很多禮物。

&esp;&esp;這些位面都是沒有被天幕選中的,從來沒有進行過逆天改命的位面。

&esp;&esp;紅包的第一個接受者,是季漢姜維。

&esp;&esp;“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esp;&esp;姜維欲使漢室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的計策,終究是失敗了,他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一息。

&esp;&esp;門外箭雨如簇,姜維白髮垂落,舉起長劍,緩慢地指向了自己的心口。

&esp;&esp;臨死之際,今生今世無數的畫面在腦海中掠過,年少意氣風發的天水麒麟兒,青年時期追隨丞相南征北戰,五丈原前,長風吹徹,一生的光芒彷彿都隨燈燼湮滅。

&esp;&esp;姜伯約此生都是漢臣,至死未曾負漢。

&esp;&esp;就在劍鋒即將刺下的一剎那,彷彿有熱淚混合著鮮血低落在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