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節

堆積如山的書稿中,慢慢伸出了一隻蒼白憔悴、握著毛筆的手,而後曹雪芹整個人終於艱難地爬出來,扶著桅杆,上氣不接下氣。

&esp;&esp;梁朝眾人:“……”

&esp;&esp;這什麼出場,不是,這人誰啊?

&esp;&esp;蕭統快步走上前,解下外衫,披在曹雪芹身上,肅容道:“先生看起來神色很不好,先跟我們回去看下醫師吧。”

&esp;&esp;梁武帝本想先搞清楚這人身份,但這時,曹雪芹居然吐了一口血,直接昏死過去,當下也只能同意蕭統的行為。

&esp;&esp;太醫立刻趕了過來,經過一番檢查,發現他一半是憂思成疾的心病,一半則是營養不良。

&esp;&esp;曹雪芹暫且住在了東宮,過了數日,他終於醒過來,梁武帝等人都聚集在東宮探望。

&esp;&esp;梁武帝見蕭統以一國太子之尊,親自為曹雪芹端藥,二人在一起談話甚是和諧,不禁詫異道:“吾兒似乎對他青眼有加?”

&esp;&esp;蕭統點點頭:“正是。”

&esp;&esp;梁武帝又轉向曹雪芹,神色中不自覺地染上了炫崽的驕傲之色:“吾兒風華無雙,你既然作為後世人,一定聽說過他的聲名吧。”

&esp;&esp;“殿下自然是名垂史冊”,曹雪芹已經明白了自己來到什麼地方,望著蕭統,惑然道,“不知為何,我見到殿下,總覺得何等眼熟,似乎我曾在哪裡見過的。”

&esp;&esp;一旁,蕭綱正在翻《紅樓夢》手稿,聞言噗地一聲,滿嘴茶水直接噴了出來:“要死,你在對我哥哥說什麼東西!”

&esp;&esp;他正好看到書裡第三回,林黛玉和賈寶玉初次相見的地方,上雲:“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esp;&esp;這特孃的,和曹雪芹剛才說的話一模一樣啊!

&esp;&esp;蕭綱的神色頓時詭異起來,眼神看看自家皇兄,又看看曹雪芹,恨不得這人間他從沒來過。

&esp;&esp;蕭統自然猜不到他的思想已經飛到天邊去了,只是端詳了曹雪芹許久,秀麗的眉目輕輕低垂,長睫如柳葉般微斂,也染上了一絲疑惑之色:“不瞞你說,我也覺得與你似曾相識,特別親切。”

&esp;&esp;梁武帝和陳慶之並肩立在不遠處,這對年少相交的故友與君臣,正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esp;&esp;這時,便微笑道:“可見這就是一種命中註定的因果。”

&esp;&esp;就像狄青字「漢臣」,所以被漢光武帝劉秀撈上來,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

&esp;&esp;蕭統能釣到曹雪芹,他們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深刻的聯絡與牽絆。

&esp;&esp;只是,到底是什麼樣的聯絡與牽絆呢……梁武帝暫時還想不明白。

&esp;&esp;如果新皇帝王莽在這裡,就會告訴他答案。

&esp;&esp;研究曹雪芹《紅樓夢》的紅學,與研究蕭統《昭明文選》的選學,並稱為後世文學研究的兩大高峰,人才輩出。

&esp;&esp;可謂是長期以往、堅持不懈,在漫長的歲月中持續折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esp;&esp;所以說,這兩個人能遇見,一定是因為後世學子的怨念過於深重,想直接將他們一鍋端了吧。

&esp;&esp;最好再加一個只寫大長篇、而且還要求全文背誦並默寫的屈原,那就是三傑並立,一波湊齊,可以直奔黃泉路了(喂)。

&esp;&esp;蕭統當即邀請曹雪芹以後就留在東宮,既可以好好養病,也能和他一起談論文學,曹雪芹欣然同意。

&esp;&esp;他有一個以東宮臣屬,還有自己的朋友為核心的文人集團,經常搞一些文化沙龍活動。

&esp;&esp;這些參與者,不僅在當世聲名赫赫,即便在整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也是文光閃耀的璀璨星辰。

&esp;&esp;包括但不限於:

&esp;&esp;四聲八病的創始人沈約,影響後世整個詩詞創作的格律,就是從他這邊提出來的。

&esp;&esp;插一句,沈約他腰很細,是個文弱清癯的蕭條美人,所謂“沈腰潘鬢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