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節

&esp;&esp;叛軍尹子明大軍圍城,列戟森森, 飛矢如雨,張巡擊退了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無數的屍首在城中交疊, 堆積如山, 暗色鮮血將滿城大地與磚牆都染得一片斑駁。

&esp;&esp;單從戰術上來說,張巡一方其實是佔優的。

&esp;&esp;尹子明不論用何種方式, 什麼架設雲梯強攻破城, 什麼出動勾車損壞城樓,什麼布袋堆土試圖搞人海戰術, 全都遭遇了失敗。

&esp;&esp;別說成功打進睢陽城了,叛軍自己反而賠進去了不少。

&esp;&esp;然而,因為周邊地區都已經淪陷,叛軍雖然被暫時阻擋在了睢陽城下,損失數萬人, 卻可以隨時自其他地方調遣兵力, 星夜趕往此處,源源不斷地進行補充。

&esp;&esp;幾萬號人浩浩蕩蕩排開, 直接將睢陽城圍成了鐵桶。

&esp;&esp;反觀城內, 戰士的數量卻是死一個就少一個,現在只剩千餘人,且糧食也已徹底告罄。

&esp;&esp;本來,張巡派出了部將南霽雲外出前往臨淮, 找節度使賀蘭進明求援, 睢陽畢竟是江淮一帶最重要的防線重鎮, 他們於情於理,都該救上一救。

&esp;&esp;南霽雲頂著沖天的箭雨,孤身策馬,衝出重圍,又在深夜滿身是血地踉蹌回來,帶回了一個驚天噩耗。

&esp;&esp;賀蘭進明為儲存實力,拒絕出兵,在彭城一帶駐守,有著相當強悍力量的許叔衡等人一心謀求自保,也選擇了按兵不動。

&esp;&esp;因為長期的戰火綿延,音訊斷絕,睢陽的眾人這時候並不知道,唐肅宗李亨已經意識到了此地戰情的嚴峻,急調張鎬取代賀蘭進明,任河南節度使。

&esp;&esp;張鎬已經在趕來的路上,迅速進行調兵遣將,準備救孤城之危。

&esp;&esp;他們只能知道,現在的睢陽城,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觀天下之大也全無任何希望。

&esp;&esp;可謂是標準的「三無」情況。

&esp;&esp;此夜,月明星淡,天上一盞月華清冷皎潔,如流波般傾灑而下,彷彿將人間的血與火都一時盪滌殆盡。

&esp;&esp;張巡鐵甲碎裂,長劍染血,孤身立在如水的月光裡,想的卻是昔日長安城的月色。

&esp;&esp;傷心一片城頭月,教人白首憶長安。

&esp;&esp;他是開元末年的進士,當年也曾在長安城中登科折桂,一路春風得意,鮮衣怒馬,看盡世間絢爛。

&esp;&esp;當年的明月,曾照過長安不夜城,煙火酩酊,山河盛日,照過瓊樓玉殿,朱門衣冠,照過萬戶千家,蘭臺深巷,戶列羅綺,簪裾燦明星。

&esp;&esp;也照徹如今的長安,春風十里皆成丘墟,萬木蕭瑟,十室九空,許多的徵人孤冢、斷垣殘壁處,已有青苗新發,鬱鬱蔥蔥,如此空蕩的一座蕪城。

&esp;&esp;如果張巡不曾親眼見過盛世是什麼樣子,那他便不會如此執著於今日的消亡和毀滅。

&esp;&esp;他早年也只是個文官,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去征戰沙場。

&esp;&esp;倘若現在還是太平年間,他必然會過另一種人生。

&esp;&esp;為官清肅,極諫匡正,地方多年卓有政聲,也許會短暫進入中樞,大展身手,但更可能會作為一位鐵骨錚錚的諫臣,屢次直言犯上,而後一貶再貶,歷經宦海沉浮。

&esp;&esp;反正,在張巡年少時對於未來的千百種設想中,沒有一種是像現在這樣。

&esp;&esp;孑然一身,死守孤城,與滿城百姓共存亡。

&esp;&esp;帝國的毀滅、盛世的淪亡只在頃刻之間,那甚至不是盛極而衰時,緩慢的冰消雪融,而是裂帛鳴錚、珠玉委地、玉山傾塌後碎裂成齏粉的猝然一墜。

&esp;&esp;不過短短一夕,沒有給人以任何反應的時間,卻在漫長的餘生中淬鍊成了無法釋解的憾恨。

&esp;&esp;故國已經隨著夕陽,沉入了虞淵,而我,亦非從前的我。

&esp;&esp;就好像那年在長安折桂,溫一盞酒對月亮,輕輕一飲,就已經過去了大半生的時光。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