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似一聲嘆息:“很好。”
&esp;&esp;霍去病經過一番和劉徹的交流之後,決定跟隨張世傑前往海上,張弘範很快就要在崖山發起進攻,那裡才是完成任務的主線戰地。
&esp;&esp;他對此大為不解,陸秀夫作為崖山海戰最重要的人士之一,怎麼可以留在這裡,不參與戰事呢?
&esp;&esp;泛舟歸去的路上,沿途霜風靜寂,海浪潮湧,張世傑凝眸望著天邊月色,一動不動。
&esp;&esp;霍去病終於沒忍住問道:“你為什麼不把陸君實綁過來當軍師,我觀你的行事作風,也不像是有軍師的樣子吧?”
&esp;&esp;張世傑沉默了許久:“他必定不願。”
&esp;&esp;“他的人生如此錦繡,名馳當世,縱蟄伏一時,未來自有青天坦途,又何必自降身份,與我這般草莽流寇為伍。”
&esp;&esp;自降身份,霍去病覺得自己有被內涵到。
&esp;&esp;但他作為諸天萬朝最弱、終點最高的一代勵志典型,很快就找到了華點:“什麼叫草莽流寇,方今亂世正是英雄進取之時,古人還有從奴隸出發,一路成為帝國大將的,何況是你。”
&esp;&esp;張世傑奇道:“誰這麼神奇?”
&esp;&esp;霍去病:啊這。
&esp;&esp;險些忘了這是倒流時空,自家舅舅還沒存在哈。
&esp;&esp;他只好靈機一動:“我說錯了,但之前不是有流寇為王、海盜為帝、書生作上將之事嗎?”
&esp;&esp;這些典故張世傑倒是知道,微微揚眉:“你說的是明朝開國初期的晉王李定國、高皇帝故太子朱成功、還有忠烈公張煌言吧,他們確實是很催人奮進的典型。我雖然是一個墮民,出生比他們還低點,也沒說我不進取不努力啊,只是……”
&esp;&esp;只是,陸君實這般澄澈如斯的千秋明月,並非他所能觸碰的,何必墜入塵中歷劫一遭。
&esp;&esp;霍去病一怔,什麼是墮民?
&esp;&esp;天幕上,老朱倒是很快給出瞭解答,墮民這東西他就設定過一次。
&esp;&esp;就是當年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等一批人之後,其負隅頑抗的部署為數眾多,殺之不盡,索性盡皆貶為墮民,較普通人更低一等。
&esp;&esp;那麼推及到元朝的案例,試著一比擬,大約就是說。
&esp;&esp;在原先明朝的幾處核心要地,元朝入關後最後拿下的幾個方鎮轄地區,死守到最後之處,譬如張世傑的家鄉河北涿州,有許多當年的將領及高官後人就被元朝君王貶為了墮民。
&esp;&esp;終元朝統治的數十年間,始終被視為賤籍,不得與普通平民削籍通婚,不得為官,不得科舉,視同牛馬,地位低下,處在一種極為悲苦、所有人群最底層的困境之中。
&esp;&esp;元末亂世,普通人尚且難以存活,何況墮民。
&esp;&esp;張世傑很小的時候,就家人喪盡,甚至沒有方寸埋骨之地,自己獨自一個人為了求生,四處流徙,什麼樣的事都做過。
&esp;&esp;後來不得已輾轉到了海上,一過二十年,直至如今。
&esp;&esp;像他這樣能從最極端困境中殺出去的人,既是死裡逃生天命所向,也多少有著生而為王的氣運,畢竟,元朝統治的八十六年間,能走到這一步的墮民,只有他一個。
&esp;&esp;所以,他才會悍然撕毀元朝的冊封詔書,長年飄零海上,不履元朝寸土。
&esp;&esp;他會為了海神廟的求助香四處奔走,是因為想起了從前的自己,為受苦受難的流離百姓,竭力表寸心罷了。
&esp;&esp;經年以面具覆面,也不是為了震懾敵軍什麼,不過是自覺無顏見故人同胞而已。
&esp;&esp;張世傑知道,自己兵力微弱勢單力薄,縱橫海上有餘,打向內陸不足,不能夠將那些依舊生活在煉獄中的人們解救出來,分明已盡所能,卻依舊問心有愧。
&esp;&esp;“……”
&esp;&esp;霍去病沒想到張世傑身世比自己還慘,心中大起同命相憐之感,沉默了許久,忽而就理解了他為什麼拒絕與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