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要讓太子過來監督他速死!
&esp;&esp;旁邊的下屬也是一臉苦澀,真金明明前兩天還在經略長安,忽然就奉旨等在了出征路途,行軍如此機密豈會洩露,定是聖上授意。
&esp;&esp;阿術仍有些心懷疑慮:“你確定是太子本人?”
&esp;&esp;下屬肯定地說:“非但容貌別無二致,就連給人的感覺也一模一樣。”
&esp;&esp;滿朝公卿只有太子一人最推崇漢法儒學,言辭文雅,氣質溫和,不似草原上策馬馳奔的蒙古貴族,倒像是江南地區的漢家文人。
&esp;&esp;阿術長嘆了一聲:“將太子和聖旨一併請進來吧。”
&esp;&esp;與此同時,苻堅版本的太子真金,正在營帳門口給他的兩位隊友放風。他畢竟位高權重,眾將士雖覺得形跡奇怪,卻也未敢詢問分毫。
&esp;&esp;真金是儒家太子,禮賢下士,能詩善畫,苻堅是文人皇帝,一表斯文,雅量如玉,氣質這一塊拿捏得死死的。
&esp;&esp;除了有些人驚歎自家太子怎麼氣場這麼強,尤勝其父,御極多年、千古一帝的感覺忽然間就出來了,其他完全沒毛病。
&esp;&esp;苻堅在門口盯梢一陣,見四下無人,趕忙壓低聲音,回身催促道:“姜伯約,忽必烈的印璽你到底刻好了沒有,等會還要寫詔書,你快點。”
&esp;&esp;“別急啊秦王陛下”,姜維拿著小刀在白玉上一頓咔咔,“等會就好。”
&esp;&esp;“這裡有點歪,再往左邊一點”,少年諸葛亮端詳了一番說。
&esp;&esp;天幕前的觀眾們:“……”
&esp;&esp;不是吧,你們就這樣成功打入敵人內部了?
&esp;&esp;【作者有話說】
&esp;&esp;苻堅三人組:搞事搞事搞事
&esp;&esp;
&esp;&esp;論起秦王苻堅是怎麼和姜維、前面諸葛亮組隊, 湊到一起來對付蒙元的,那可就說來話長了。
&esp;&esp;他進入副本的第一時間,完全是懵逼的。
&esp;&esp;別人都是身穿, 就他一個是魂穿,而且還穿成了無比敏感的身份,當朝太子真金。
&esp;&esp;真金這個名字乍一聽有些奇怪, 是當年長子降世, 忽必烈心懷甚喜,便拜訪中原最負盛名的海雲禪師為此子摩頂命名。
&esp;&esp;海雲禪師認為, 世間萬物至貴者為真金, 故名真金。
&esp;&esp;在最初的時候,他也曾是一個備受期待來到這人世間的孩子, 可惜,這段親情空有善始,卻不能善終,徒留哀哉。
&esp;&esp;真金之前在其他人的副本中出現過幾次,每回下場都很慘。
&esp;&esp;要麼是因為忽必烈對其羽翼豐滿的忌憚, 幾經打壓而死, 要麼就是長期處在如履薄冰的環境中,心神不堪重負, 鬱鬱而終。
&esp;&esp;最慘的一次甚至直接被賜了鴆酒, 死後都沒能葬入蒙古皇陵,諡號戾太子。
&esp;&esp;到了苻堅這邊,一開局,真金直接就被髮配到了長安城, 遠離大都的朝廷中樞, 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因罪流放”。
&esp;&esp;一路上顛沛流離, 受盡風霜,昔日的賓客羽翼皆散去,留下的寥寥無幾,到了長安也是閒居,形同囚禁。
&esp;&esp;苻堅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水準即便在歷代帝王中也屬於第一流,很快就一眼洞察了真相,真金的處境實質上已經離被廢不遠了。
&esp;&esp;只不過,忽必烈忌憚貿然廢儲的負面影響,前段時間給貴族抄家鬧得動靜太大,真金背後的察必皇后母族又掌握著大量軍事權和行政權,這種時候,大元江山再也經不起任何波折。
&esp;&esp;故而,忽必烈穩了一手,選擇將真金貶謫,剔去要職,奪走權柄,一步步慢慢來,最終將他廢掉。
&esp;&esp;苻堅本來還在琢磨,真金究竟犯了何等大錯,讓忽必烈直接放棄了他。
&esp;&esp;等轉頭瞭解具體情況,心緒卻是萬分複雜。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