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哪裡出了錯

大宇朝——等等,不是大清,是大宇?濃濃的不安感浮上心頭。歷史上沒有大宇朝。

往前梳理一下,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雲天明快速將腦中傳遞的歷史資訊過了一遍。前面所有的歷史都對得上,一直到明朝,在李自成兵敗九宮山時之後與歷史有了出入。

而這個“出入”的源頭則是李巖的被害。

1644年3月,李自成進入京師,崇禎皇帝自縊而死。進入京師後,牛金星擔任殿閣大學士,成為李自成的丞相,主持朝政,卻坑了李自成。

牛金星有能力,但並非有大智慧。他只想過上好日子,沒有遠大的追求,目光短淺,且嫉嫌妒能,尤其對他的“伯樂”李巖更是懷恨在心。二人之間的矛盾,隨著李自成進入京師不斷惡化,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李巖能力強,眼光獨到,且在軍中威信極高。在決定李自成命運的山海關一戰中,沉迷在勝利的喜悅中的李自成對李巖快速進兵的建議視而不見,給了清軍關鍵的六天時間,導致山海關大敗。

當時清軍與吳三桂的大軍獲勝,但多爾袞並未立刻追擊,而是採取穩重策略,觀察中原的動態。

李巖建議死守京師,並在河南、山西、山東、河北部署防禦,阻止清軍南下。

但這一場大敗導致李自成沒了雄心壯志。牛金星更是如此,關鍵時刻再次給李自成挖坑。牛金星主張退守陝西,以潼關為屏障,阻擋清軍,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為了“振奮”人心,牛金星積極支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親自策劃方案,主持祭天大典。登基結束,李自成率兵撤退,離開京師,也就過一把皇帝癮而已。

李自成撤退時,李巖苦求希望李自成讓自己留在河南,節制山西、河南、河北、山東軍務,建立新的防線。

李巖忠心耿耿,但牛金星嫉妒他。牛金星對李自成說,李巖屢次與皇上唱反調,是打算單幹。牛金星說李巖想帶走兵馬,自立山頭。李自成不辨真偽,動了殺李巖的念頭。

李自成的心思,牛金星揣摩到位,願意充當操刀手。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義設宴,讓李巖前來商議軍國大事,將他處死。李巖被殺,“大順”人心更加渙散,毫無鬥志。

就在李巖被殺之際,夫人紅娘子當機立斷,連夜讓李巖的心腹軍師司徒策帶領一千人的親衛軍護著12歲的兒子李緒逃走。

一行人直奔李巖的老家河南而去。途經一小道觀借宿時,道觀住持看到李緒對司徒策說:時逢亂世,爾等不要走錯了方向。去九宮山吧,在那裡這位小公子會有大機緣。

司徒策開始不信,但道長說“這孩子的父親死的冤,但他的大功德會落到這孩子身上,這孩子的未來深不可測。”

聽了這話,司徒策很是心驚,心下已是打定主意,帶著李緒等人直奔九宮山而去。在九宮山的無量壽禪寺內,方丈收留了李緒,並再次對司徒策說:這孩子先留在這裡,不出一年就有大機緣。

聞聽此言,原本只想讓李緒能活下來的司徒策開始為小主子謀劃了。他先給自己改了姓名,從司徒策變成了司徒信(李巖原名李信),也將李緒改名為“司徒緒”,稱做自己的侄子。隨後他將司徒緒留在了禪寺內,求方丈給照看一年,便帶著那一千人下山去尋找紅娘子,與方丈約定一年內必返回九宮山。

兵荒馬亂的年月,司徒信一路上不斷接納散兵遊勇及活不下去的鄉民。等來到河南境內時已有了七八千人的隊伍。路上不斷遇到李自成部的潰兵,打聽得知紅娘子早已離開了起義軍,不知所終。而李自成部在清軍的追擊下也一路潰敗到了湖北境內。司徒信直覺這就是小主子的機緣到了,火速帶人馬返回九宮山。

待他到九宮山時恰逢李自成被村民程九伯砍殺於河邊,屍身被清軍帶走。而此時李自成的部下還有四十萬人馬。其中一部分由郝搖旗率領,約有十萬人。另一支隊伍由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率領,約三十萬人左右。

郝搖旗得知李自成被困九宮山,急忙來援,結果趕到時已得知李自成身死。正悲痛之際,忽然見到司徒信大驚。當得知李巖之子就在此地,立即前往禪寺。見到司徒緒時抱住就是一頓痛哭。在軍中做大旗手時,郝搖旗最佩服李巖,而李巖對這位勇武超群的大旗手也青眼有加。

在與司徒信商量了一番後,二人決定就地起事,擁司徒緒為少主,打出李字的旗號,重整旗鼓與清軍再戰——歷史就此拐彎:原本在歷史上投了南明小朝庭的郝搖旗就此擁戴徒信打出“李家軍”的旗號,開始了漫漫征戰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