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讓西寧郡王先和蒙古韃子過幾招

漠西蒙古王犯邊的底氣來自他們幾十年的養精蓄銳。

當年滿清軍隊被太祖司徒緒打得遠遁之後,殘部向西逃到了漠西蒙古,慌不擇路闖進了杜爾伯特部。

早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女真騎兵數次血洗蒙古族駐地,所以蒙古各部族與滿清都有血海深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杜爾伯特部舉全族之力痛打落水狗,殺掉了清軍所有將官,收編了剩餘的一萬餘騎兵。這一萬餘騎兵的融入給杜爾伯特部落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力,讓原本在漠西蒙古四部族(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和杜爾伯特部)中處於弱勢的杜爾伯特部落一舉“翻身做主人”,二十年內橫掃其他三部族,一舉統一了漠西蒙古(取代了真實歷史中的準噶爾部成為漠西老大),建立了漠西蒙古王國,部族首領自封為蒙古王。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到建武八年,漠西蒙古已有十萬人的軍隊,除了四萬騎兵,還花大價錢打造了三千重騎兵(人和馬全身披掛鎧甲,只露出人眼和馬眼)。漠西蒙古王託因感到有資格與大宇朝“掰一下手腕”了。

這一年自開春後,漠西蒙古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連續四個月幾百公里內未下一滴雨,寸草不生。為緩解生存壓力,也為了試試自家的身手,託因親帶三萬鐵騎犯邊,從烏蘭古木直撲嘉峪關,西北防線告急,西寧王八百里加急報於建武帝。

得知蒙古韃子犯邊,建武帝不怒反喜,“好戰”的星星之火頓成燎原之勢。不顧眾大臣反對,40歲的建武帝立即要御駕親征,再現他皇爺爺當年的的風采。

武將們自是鼎力支援:笑話,家中兒孫早沒有武將子弟的樣子了,天天鬥雞走狗混日子;想求皇上給個小官做都沒那個大臉。大戰一起,把兒孫們扔進後勤部隊,押個糧草、送個情報什麼的,怎麼也能撈點兒戰功,回來也能混個一官半職。

文臣們卻不樂意了。御駕親征,先不說要動用的人力物力會讓國庫存銀少一大半,就說皇上親自上陣萬一那什麼不小心被人抓了可怎麼好?這可不是瞎擔心,前朝的“土木堡之變”還歷歷在目呢。

建武帝一聽“居然敢拿他與朱祁鎮那無能小兒畫等號”,直接把奏摺砸在了左都御史身上,並對他道:“你如此擔心朕的安危,要不要朕出征時帶上你做先鋒?”左都御史一聽差點暈過去。建武帝又對群臣道:“凡擔心朕安危的大臣,朕會帶你們一併上戰場。”頓時,朝堂上安靜了。

正在建武帝著手安排糧草兵馬大將等諸多事宜時,太子太師張寧又私下裡找建武帝談心,獻上了“一石二鳥”之計:

“陛下御駕親征老臣很支援,不過您老能不能晚幾天再走?讓西寧郡王那邊先和蒙古韃子過幾招?”

建武帝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只等聽下文。

張寧道:“四王麾下的的衛軍經過這幾十年的和平歲月後,兵力和戰力比開國時是差很多了,可也還是很有戰力的不是?是不是應該讓他們先和韃子交幾次手試試韃子的實力(也能探探西寧王部下的虛實,順便削弱一下他們的兵力)?”這樣一點撥,建武帝頓悟,十分嚴肅道:“張太師所言極是。朕這便下旨讓西寧府衛全力迎敵,必得給韃子以迎頭痛擊,朕這邊一切準備妥當立即御駕親征。”

十天後,等戰報等得心焦的建武帝等來了壞訊息:西寧郡王率麾下十衛(一衛約五千人左右)迎戰,卻被韃子的兩千重騎兵在戰場來回對穿分割導致陣型大亂,又被韃子的輕騎兵衝殺傷亡近萬人,韃子只有輕微傷亡。並特別在戰報中請陛下商議破重騎兵的良策。

建武帝又驚又怒,急忙招來眾將以及兵部諸臣商議如何破重騎兵。眾人對重騎兵只是聽說過”幾百年前元朝就是靠重騎兵橫掃歐羅巴洲的,元朝覆滅後重騎兵也消失在歷史舞臺上了”,主要這個兵種太燒錢了。當年“黃金家族”四大汗國那是搶來無數金銀珠寶才養得起這重騎兵。怎麼漠西蒙古又把他們老祖宗用的法寶撿起來了,這是從哪兒搶來這麼多錢呢?這也沒交過手,也不知道那些裹在鐵皮殼子裡的人和馬都什麼樣兒。西寧郡王都說無計可施,俺們就更想不出辦法了。

就在眾人大眼瞪小眼的時候,本來準備來旁聽的兵部武庫司郎中有些不確定地開口道:“陛下,兵仗局前一陣子剛造出一批遂發槍,是準備用來裝備禦林軍的,能不能用這批槍去對付重騎兵?”

建武帝急問:“這一批槍有多少支?效能如何?”

“回陛下,不多,一共五百支。在300米的距離上能夠擊穿半分(5厘米)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