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折騰,雲天明直到第二日午飯時間才起身,一走出門就見李府醫林風和天機都在外面候著。林風一見雲天明就竄過來問道:“公子沒事吧?再不起身李府醫都要進去瞧瞧了。”“我沒事,昨天晚上想了點兒事情,睡晚了。要買的東西都買齊了沒有?”“買好了。天機挑的馬和馬車,他可懂馬了。還有一些路上用的東西也買齊了,公子看看還差些什麼。”
看著路上用的物品基本備齊了,雲天明去找薛義問一下何時能啟程。卻不想薛義正鬧心,“賢弟,我這邊還有一批貨沒到,說是路上出了些差頭,派了個人來說怕還要多等兩天。你要不想等了先走也行。”“那行,我們走得慢,說不準過幾天你們還能趕上我們呢。我去和尚老哥打個招呼,我們就先走了,不再來辭行了。”“好,賢弟路上小心些。哥哥祝你此行得償所願。”“多謝薛二哥。小弟就此別過。”
雲天明又去找尚久運道別,尚老哥忙把臨江縣家中的地址告訴了雲天明,“林公子,我雖不在家,但你如果有事情需要人手或幫個什麼忙儘管去我家中,就說是我朋友,我的兄弟們都會幫你。你辦完事如果要離開務必去我家一趟,說不準老哥我就到家了,讓老哥弄點兒好東西招待你。”雲天明笑著應下。
午飯時幾人一商量,都說擇日不如撞日,用過飯就出發。午飯過後幾人騎上馬,後面還跟著一輛馬車,一徑去了。
從湖北到長白山要經過河南、山東、河北與遼寧。此行走的大多是官道,天明出發,日落投宿。一路行去,看看沿途的風光,每到一地品嚐一下當地的美食,甚是愜意。一路行來,看到路人與小商販臉上的笑容,雲天明心中暗贊:他“五叔”——隆盛帝治理的國家還不錯,百姓們的生活都不錯,精氣神兒也好,頗有太平之世的氣象。這比自己起初想要穿越到的康雍時代還人好的多,因為此時沒有滿漢民族矛盾,百姓們的生活哪怕達不到小康,溫飽也是沒問題的,甚至感覺比紅樓夢原著中描寫的還要好得多——這一點兒也讓雲天明很是不解。
原著前八十回(後四十回續寫的就不作數了)雖一再強調無年代無朝代可考,但有很多細節上體現出了滿人文化。
比如賈府喜歡吃鹿肉,這反映了八旗的飲食習俗。八旗入關後,東北的風俗習慣被帶到關內,清代北京八旗旗人喜歡打獵,講究吃鹿肉。此外,寶玉和史湘雲要吃生肉,這也符合滿族人生食和燒烤的習慣。
至於服飾也多有體現。第三回中賈寶玉初次登場時,就是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第四回中,賈寶玉穿著大紅金蟒狐腋箭袖;第十九回中,他穿著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第五十二回中,他穿著荔色哆羅呢的天馬箭袖?。這個“箭袖”就是滿族服飾中的典型樣式。在滿族文化中,箭袖俗稱“馬蹄袖”,是冬季射箭拉弓時所用。滿族人長年生活在嚴寒的東北地區,拉弓射獵時戴手套不方便,於是就在袍服袖子上再裝一個“半個袖子”,拉下去可以蓋上手背,既可抵禦風寒,又可讓手指靈活運用?。
而騎射是滿族人的主要狩獵方式,也是滿族的民族特徵。原著中中也多次提到打獵和騎射的場景。二十六回中,馮紫英提到他前日在鐵網山打圍時被兔鶻捎了一翅膀,臉上因此有些青傷。第七十五回?中,賈珍組織了一場“射鵠子”的活動,寶玉也參與了進來。賈母問起寶玉的箭術進步情況時,賈珍回答說寶玉的箭術大有長進,不僅樣式好,而且力氣也增加了?。
至於飲食中就更多地影射了滿人習俗。滿族把一切乾糧類食品都叫做餑餑。第七十一回,尤氏在賈母的怡紅院吃飯時,平兒告訴她有餑餑可以吃,於是尤氏便去取了一些餑餑來墊肚子?。還有王熙鳳也說過“我也不餓了,才吃了幾個餑餑……”當然,這裡所說的餑餑其實就是指的用麵粉製作的糕點一類食物。滿族人一直有吃肉來抵禦風寒的習慣,第五十三回賈府收到的進貢單子寫到:大鹿三十隻,狍子五十隻,豬二十隻……
還有一個最好的佐證就是對女兒們的重視。滿族人非常重視女兒,尤其是貴族中還沒有出嫁的女兒,她們在孃家是非常受寵的也是非常受尊重的,出嫁後也被稱為姑爸爸。《紅樓夢》第三回中寫到一個場景,當時賈府的女眷們在一起吃飯,而賈府的當家主母旁邊坐著的是分別是黛玉和眾姐妹,而李紈、王熙鳳這些嫂子們就只是站在一旁伺候著。
所以《紅樓夢》的細枝末節中無不透露出這就是滿人的清朝。
可是這裡的一切都讓雲天明看不明白了,官制禮